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八
2017-08-24 15:22:13 來源:新華社  作者:吳晶 胡浩 姜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 題: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八

  在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波瀾壯闊的偉大歷程中,一種智慧與思想,愈發吸引著無數探尋的目光。

  是總結,亦是宣示。在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在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節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出堅定有力的號召: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滄海橫流、勇毅篤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航程

  位於北京西北的八達嶺長城游人如織。徜徉在此的人們也許尚不知曉,腳下百米深處,全球規模最大的高鐵地下車站正在修建。

  這一旨在連接北京與2022年冬奧會場地的超級工程,又一次使一個從千年文明中走來的發展中國家,驚艷世界。

  日新月異、夢幻穿梭,中國的發展,恰如覆蓋全國、走出國門的高鐵,不斷創造著新紀錄。而引領這趟列車行穩致遠的中國共產黨的治國方略,格外引人入勝。正如西方媒體的評價,『西方最好還是研究一下中國戲劇般崛起背後的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做出的論斷,標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抵達了前所未有的嶄新高度,也昭示著一種道路、一種理論、一種制度正在面臨更大的前進機遇。

  走過21世紀第一個10年,中國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擺在眼前的,既有『發展的問題』,又有『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

  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進入新常態,社會轉型加劇,利益格局分化,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國際秩序深刻變革……

  正如長期專注中國研究的美國專家庫恩所做出的觀察:中國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偉大轉型。

  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要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從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上進行思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以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凝聚共識、感召奮斗。

  從確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提出『中國夢』,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把握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到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務書愈發清晰,路線圖不斷昇級。

  回首『很不平凡』的5年,新增就業連續5年超1000萬,全面實現9年免費義務教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基本醫療保障網和養老保障網……在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重大方針政策的指引下,『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當中國登上聯合國安理會講臺,代表全球140多個國家就共同努力消除貧困發表聯合聲明;當中國克服自身經濟下行的壓力,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超所有發達國家之和;當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設立,帶動更多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搭上『全球化』的『快車』『便車』……

  偉大的思想,總在歷史的深處,散發智慧的光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並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