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孫開俊
數學幾何物理畫圖要很久
記者:你平時做作業花的時間是不是比其他同學要長?
孫開俊:是的,我一般要其他同學的三四倍時間纔能做完作業。
記者:每天做作業要多久?
孫開俊:大概三小時吧。
記者:上課和看書要借助哪些工具,能不能跟我介紹一下?
孫開俊:在學校上課我有一個單筒望遠鏡,比較輕便,可以看黑板。還會隨身帶一個放大鏡看書本,寫作業。在家裡就比較方便,(指著桌面上的助視器)我用這個鎮紙助視器,這是多年前盲校老師借給我的,現在已經停產了,雖然很重,但放大效果特別清晰,而且還有聚光功能,即便光線不太夠也能看得到。現在還有電子助視器,我拿給你看。(拿著電子助視器進行演示)
記者:助視器雖然能放大,但是要慢慢挪位置,確實要多花很多時間。
孫開俊:是的,特別是做物理作業,要看圖畫圖,通過助視器看視野不夠,比較仔細纔能看清楚,所以要多花時間。不過現在已經很好了,有很多輔助的電子設備,可以放大字體。
記者:我聽說你成績一直在班上前五名,你覺得自己成績算好嗎?
孫開俊:我覺得不算吧,我們班在年級裡成績不突出,年級裡的排名纔有說服力。我就是年級裡面的中等水平吧。(孫媽媽後來補充說開俊的英語、數學成績相當拔尖)
記者:剛纔看你在彈吉他,看譜是不是也比較吃力?
孫開俊:嗯,我還是初學,要看的譜不多,我會把譜和音記下來,不用反復看。
記者:聽爸爸說之前你去演出了?
孫開俊:(笑)我喜歡多參加活動。
海珠區困難家庭青少年
閱讀空間改造計劃
今年4月,海珠區委宣傳部、共青團海珠區委員會聯合尚品宅配、廣東省雲香基金會等愛心單位,一起打造了『幸福·家』海珠區6~18周歲困難家庭青少年閱讀空間改造計劃,致力於用一年時間,為轄內100戶困難青少年家庭進行改造,現在項目已進行至中期,完成了55戶家庭改造。計劃包括,訂制『一燈、一桌、一書櫃』的閱讀空間家具,提供牆體、線路等空間優化改造,改善困難家庭閱讀學習環境。(記者廖靖文邱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