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算盡也無用如意算盤終到頭
眾所周知,國家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管控很嚴,要求發票、貨物、款項走向均一一對應,否則不予以抵扣。
在利益的驅使下,李伯利等人想著法子逃避稅務的稽查,制造票、貨、款一致的假象。
然而,看似無本生意坐收漁利,實則不義之財難以心安。2015年12月的某天,李伯利似乎已經預感到這條財路可能已經走不通,不法行徑終將敗露。他回到舟山後去了情人家,帶了一些賬冊和U盾回家,然後在家開始撕賬冊。最後前往海邊,把他自己的諾基亞手機和苹果手機一股腦都扔到了海裡。
縱使通過這樣的方式消滅證據,李伯利的『如意算盤』還是到了頭。2015年10月,溫州市公安局接國稅協查線索稱,2015年4月至9月間,溫州市某縣4家公司在短短5個月時間內向北京、大連、南京、重慶等地開票近32億元。
經過摸排跟進,2016年6月25日,李伯利在江蘇無錫被公安機關抓獲。
案情重大耗人力辦案人員不畏難
因案情重大並且復雜,溫州市檢察院的經辦檢察官胡金龍在辦案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瓶頸』。
『一方面,這個案子的證據分布廣,證據鏈長,整理難度較大;另一方面,作案手段極為專業,組織化、系統化、隱蔽性強,這些都是辦案過程中遇到的難點。』辦案檢察官胡金龍介紹說。
據了解,李伯利案的需票單位遍布北京、四川、山東、浙江、江西等10餘個省20餘個市,將近80多個公司和企業。各地司法機關相繼予以查處和審理,證據材料分散在各地辦案機關中。由於證據材料較多,收集後的整理也十分費時耗力,案卷達48冊,發票等書證數萬張,承辦檢察官連續加班25天,擬寫了15萬餘字的審結報告,借助圖表和關系譜,全面梳理了李伯利的涉案事實和該團伙的活動模式,實現了證據的銜接和印證。
此外,由於李伯利從不用真名,化名『金國』或者『金老師』;住酒店用親戚或朋友的身份,從不簽名簽字;在四川等地用自己的照片購買身份證;用親戚或朋友的名字,辦理數十張銀行卡和信用卡歸自己使用;從不用真實身份購買手機,使用太空號(就是沒有身份登記的手機號),經常1周換1次手機號碼……以上種種,都給案件的偵破帶來一定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李伯利除人工送營業執照及銀行U盾外,主要通過QQ等方式傳送文件、對賬、交代購金的數量和開票的明細,僅騰訊公司後臺數據就有10個G,其數據解讀之困難可想而知。
電子數據如此龐大,依舊難不倒承辦檢察官。在溫州市檢察院國家實驗室的協助下,鑒定人員通過前沿的科技軟件,高效直觀地解讀了上述電子證據,完成了證據鏈的鎖定。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背後的成因,主要是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高額的利潤極大地誘惑了不法分子,使他們鋌而走險、以身試法,最終身陷囹圄。』檢察官助理吳曉節說,僅在某黃金料商辦公室裡,警方就一次性搜查出了李伯利提供的208枚來自全國各地的公司印章和數十個銀行U盾,可見李伯利的求財網撒的有多廣了。(記者王春通訊員章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