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語文題引發大討論
『說謊』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有一道題,特別奇葩!』畢業於慈溪中學的陳同學,一出考場就對錢江晚報記者說。
這道題大致是這樣的:『婚前,男方對女方說愛你一生一世,但是結婚後又離婚了。問男方說的是謊言麼?』
四個選項分別是:
A、有,因為與事實不符;
B、沒有,因為那是當時的承諾而非描述現實;
C、沒有,當時並不是承諾只想表達喜歡;
D、有,因為沒有考慮將來的情況,說話不負責任。
這道題,讓考生們各執己見,討論著討論著,都快『撕』起來了。
畢業於杭二中的男生陳同學對這四個選項糾結了好幾分鍾,『四個都好難選,選項後面的解釋太復雜了,我最後選了A。』
畢業於杭州學軍中學的張同學認為:『說謊,我覺得是要有悖內心的。男生只要沒有說有悖內心的話,就不算說謊,他只是違背了當初的承諾而已。』
就連場外的學長學姐也爭論起來。
浙大應用生物科學專業的趙同學說:『我覺得沒有,一生一世只是表達喜歡的程度。戀愛中的話能較真嗎?我還可以說愛你到海枯石爛,還可以說把星星摘下來送給你,這些能算撒謊嗎?』
浙大新聞專業的大三女生吳同學表示:『我覺得有,一生一世和摘下星星不一樣。摘下星星是做不到的,但是一生一世本來就可以做到。』
浙大中文專業女生蔣同學提出了另一種思路:『離婚有很多種因素,不一定代表著夫妻雙方不愛了。』
參與這次考試的學生還把這道『奇葩』的題目放到了浙江大學求是辯論社的納新群裡,與各位辯論愛好者討論。
這場討論,一直持續到了下午的體育測試。等待的考生紛紛站隊,激烈地討論『有沒有撒謊』。
『類似這樣的題,實際是從生活中、商業廣告中提煉出來的。』唐曉武說,『一個能引起普遍討論的問題,放在語文考題部分,那麼,就需要考生從名詞定義,語句表達的邏輯性,來判斷最佳答案是什麼。』
唐曉武說,這道題放在普通生活情境中,四個答案都是對的,『但是從語文的邏輯來判斷,只能有一個最佳答案是對的。』
錢江晚報記者隨後查了《現代漢語大詞典》,說謊的解釋是:有意說不真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