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娃入學『拖後腿』忙送銜接班『打底肥』
原來學校只要求孩子會吃飯如廁等『小事』
本報訊(記者 向潔)獨立進餐保證30分鍾內吃完?難!昨天,家住江岸區惠濟路的陳女士在朋友圈看到一份學校印發的《新生入學指南》後覺得自己被銜接班『忽悠』了,『不是說學好拼音、加減法纔是贏家嗎?這些學校要求會的我們都不行。』
陳女士表示,兒子幼兒園畢業後,不少過來人建議她讓兒子入學前利用暑假把拼音、算術『擂』一下,免得孩子上學後吃不消。為此,她特意去了多家幼昇小銜接班探訪,發現同齡的孩子都在提前『打底肥』,負責諮詢的老師們個個提醒她:小心老師怪你娃拖班級『後腿』。
為了不讓兒子輸在起點,在惠濟二路一家教培機構,陳女士交了兩千多元學費,讓兒子學拼音和加減法,並順利通過考核。滿以為銜接工作已到位,當看到朋友轉發的《新生入學指南》後,陳女士的焦慮反而昇級了。原來該校提出包括學會入校、學校就餐、學會如廁、學會收撿、學會問好、學會表達等十條新生行規,並對每一條都有相對具體的要求,如:吃飯保證30分鍾內吃完之類。陳女士坦言,她完全沒意識到這些『小事』學校會如此重視,平時因為有老人在身邊照顧,兒子吃飯愛磨蹭,一頓飯可以磨個把小時。
對此,記者采訪了多位經驗豐富的小學班主任,老師們認為部分家長在幼小銜接問題上有些本末倒置,過於重視知識性銜接而忽視了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引導。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