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的根本邏輯
2017-08-20 23:19: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建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久前召開的省部級主要領導乾部專題研討班上指出,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乾在一起,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習總書記的這番話,儼然道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的根本邏輯。沿著這一邏輯行進的中國,必然迎來『而今邁步從頭越』的燦爛光明

  永遠為了人民的期待

  ——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的根本邏輯

  『來,咱們拉拉話。』6月2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趙家窪村,一個深度貧困與生態脆弱交織的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腹地,專程到此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坐在村民劉福有家的炕沿上,招呼老兩口坐在自己身旁詳細詢問:『家裡的地還種得動嗎?』『今年旱情嚴不嚴重?』『孩子們在外面打工能幫助你們嗎?』

  6月21日,習近平在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趙家窪村同群眾話別龐興雷攝/本刊

  得知年逾古稀的劉福有兩口子,還有92歲的老母親一起生活,去年全家收入不到7000元,種糧收入只有500多元,主要靠種糧補貼和退耕還林補貼生活,習總書記立即問在場的當地乾部:『對這家貧困戶,下一步准備采取什麼脫貧措施?像這種情況縣裡還有多少?』

  聽到地方政府准備采取易地扶貧搬遷的辦法,習總書記又細致追問,『搬遷要花多少錢?新的住房多大面積?搬出去以後做些什麼?』

  習總書記告訴大家,現在黨中央對農村農民的政策都是『給予』,就是要實踐『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這一場景,讓人們想到了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阜平看望慰問困難群眾的情景。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理念。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牽掛著人民群眾,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困難群眾。四年多的時間裡,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踏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高頻詞。』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劉金田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等等,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鮮明的政治底色和政治品格,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和實踐的根本目標和行動邏輯。』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回自己插隊時的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親。在那裡,他深情地說,『1969年1月,我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這裡一呆就是7年。』『我在這裡當了大隊黨支部書記。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今後有條件有機會,要做一些為百姓辦好事的工作。』

  『他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曾與習近平坐同一趟知青專列到延川縣插隊的艾平,接受采訪時談了他更真切的理解:7年裡,習近平與農民朝夕共處,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聯系,樹立了為人民辦實事的理想。『梁家河的經歷,是他治國理政實踐的開端和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

  艾平說,人們已經看到,黨在十八大以來推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重大舉措,都是『以人民為中心』,非常務實地為廣大人民群眾解決一系列民生問題和發展問題。

  『執政黨以基層百姓的訴求為政治路線和大政方針的起點,就是「不忘初心」。』長期從事中外政治制度比較研究的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維,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意味深長地說。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