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鄉村治理的『義烏智慧』:從人心出發 歸於制度之順
2017-08-17 18:25:12 來源:新藍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何斯路村古村劉璐提供

  黨員帶頭聚攏人心引發『蝴蝶效應』

  鄉村,作為熟人社會,更多是靠人情維系,生於斯長於斯的農村黨員自然而然成了農村基層治理的中流砥柱。事實上,也正是發揮了黨員帶頭模范作用,以黨組織引領,何斯路村纔得以破除鄉村變革中的阻力及不確定性。

  『剛開始推行「功德銀行」的時候,很多村民是不支持的。』何允輝說道,有的村民認為這是在作秀,而更多的村民則認為做好事不該留名。

  然而就在推行阻滯不前的關鍵時期,何斯路村的52名黨員站了出來,他們帶頭做好事,並『存』到『銀行』,時間久了,村民也便都參與了進來。

  從無人響應到半信半疑再到爭先恐後,短短十年時間,一千多位村民都成了『功德銀行』的儲戶。

  除了帶頭在『功德銀行』存好事,黨員們還在拆違征遷、治水護水、環境整治、志願服務、鄉風文明等領域積極帶頭作為。

  年近八旬的老支書何京爐,堅持每天清掃村裡一條大路,在他的影響下,全村人再也不亂扔垃圾了,為村裡省下了大量的保潔資金。

  而村裡的老黨員何樟根已經81歲高齡,仍活躍在鄉村建設的一線。除了在村裡的老年大學義務教書,還主動承擔起了『鄉村導游』一職、村老年協會經濟保管員、何氏宗祠宗譜保管員……

  『有時也會感到累,但想到自己能為家鄉,為村民,為新農村建設出點微薄之力,我覺得值得。』何樟根說。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