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港青『北漂』:與大時代攜手同行
2017-08-17 11:03:4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隨著兩地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香港中學生利用暑期走進內地。7月28日,香港120所中學的120名高中學生,來到陝西西安交通大學,開展香港『2017北京、西安航天科技考察團』走進西安交大體驗高新科技創新和發展主題活動。圖為來自香港的中學生正在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坊參觀機器人。(張樹忠攝)

  7月下旬的一個周末中午,北京國貿附近的某個咖啡館正進行著一場名為『從獅子山到長城』的沙龍。5位『北漂』多年的資深香港青年,與60名在京實習的香港大學生熱烈互動,分享他們的『北漂心得』。

  『來北京快一個月了,大家有什麼感覺?』受邀參加沙龍的徐天成開場的這一問,已經頗有地主風范。面對一雙雙好奇的眼睛,徐天成有問必答,侃侃而談。最近這些年,像這樣的分享會,他一年要參加好幾場。『畢竟在他們看來,咱算是「北京人兒」了。』徐天成的普通話已經相當標准,帶著些許京腔。

  『老北京』裡安新家

  『不知不覺的,就成了這個城市的一部分,甚至回香港待久了會很想回來。』2006年就已到北京工作的徐天成抬頭一算,已經是第十一個年頭了。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徐天成的家人都在香港,但2009年被調派到香港工作半年,卻讓他有些恍惚,『總覺得北京纔是家,香港只是被調派的地方。』

  初來乍到,百般不適,光是秋天的乾燥和春天的柳絮就讓徐天成吃了不少苦頭。『好在那時每天都有新發現,有這種新鮮感,也不會覺得太辛苦。』如今,乍見之歡已變成細水長流的愛,如果有新來的香港朋友覺得北京不錯,徐天成會非常高興,仿佛為自己的家人長了臉;如果說不喜歡,他總想找到原因,幫他們安頓下來,希望他們有所改觀。

  『80後』的曹肇棆從香港來京也有9年了,3年前還在北京創立了『CBD迷你倉』,有了自己的事業。比徐天成幸運的是,曹肇棆的家人也生活在北京,雖然2008年初到北京也面臨種種生活細節還有語言上的困難,但在家人的幫助下不到半年就完全適應了。而今雖然事業繁忙,他仍然堅持定期去日壇公園練形意拳,或者抽空和太太去三裡屯尋覓美食。『北京很大,很包容,選擇也多。』曹肇棆認為,來自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在北京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來京8年的餘家鴻認為,北京四季分明,開放包容。即使讓他頭疼的交通和空氣問題,近些年也一直都在改善。不過,比起硬件環境的變化,餘家鴻對城市軟件的改善更有感觸。『小區規劃越來越人性化了,城市的服務越來越細膩。』就在接受采訪當天,餘家鴻得知自己的快遞被放置在了小區樓下新設的快遞櫃裡,他只要用手機上的條碼就可以自己回去取件,免去了托人代領的麻煩。從事投資工作的餘家鴻對北京新興科技的應用環境贊不絕口:『線上線下的結合非常普遍,大家都說老北京老北京,我覺得北京一點也不老。』

  2009年,餘家鴻因為朋友一句『香港人並不了解內地』,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到北京語言大學學了3個月的普通話,借機體驗北京的生活。隨後,一家新成立的國有投資機構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從普通職員到高級經理,這一體驗就是8年。

  由於此前一直在英文環境裡工作,餘家鴻最初在文書寫作上遇到了很大的麻煩。而今,他不僅已經可以勝任各類文書寫作,甚至在交談時常常蹦出很生動的成語。熟悉了北京的工作環境,加之擁有豐富的國際機構工作背景,餘家鴻在工作上如魚得水。回想當初來北京的『一時衝動』,他笑言很『任性』,卻也感到很慶幸。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