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呂梁山區
呂梁山區是習近平考察的最後一個集中連片特困區。2017年6月,習近平來到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趙家窪村看望貧困群眾。趙家窪村是深度貧困村,溝壑縱橫、土地貧瘠,生存條件十分惡劣,屬於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地方。習近平沿著村裡崎嶇不平的土路一連走進三戶村民家中,察看他們的生活環境,了解致貧原因和穩定增收的可行性,同乾部群眾一起共商脫貧攻堅大計。總書記肯定了當地通過易地搬遷改善村民生活條件的思路,要求配套扶貧措施要跟上,使貧困群眾不僅改善居住條件,還能穩定增收。

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為此,習近平在山西專門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貧困之策。他強調,脫貧攻堅工作進入目前階段,要重點研究解決深度貧困問題。各級黨委務必深刻認識深度貧困地區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艱巨性、重要性、緊迫性,以解決突出制約問題為重點,強化支橕體系,加大政策傾斜,聚焦精准發力,攻克堅中之堅,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十、大別山區
大別山區地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2014年3月,習近平來到革命老區河南開封市蘭考縣調研。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習近平說,我們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祿同志事跡教育成長起來的,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他在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習近平叮囑當地乾部要切實關心農村每個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叮囑當地乾部要切實關心貧困群眾,帶領群眾艱苦奮斗,早日脫貧致富。

位於大別山區的安徽六安市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2016年4月,習近平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考察脫貧工作。在貧困戶陳澤平、汪能保、汪達偉、汪達開、陳澤申家,習近平詳細察看住房和陳設,了解貧困原因、貧困程度,通過扶貧手冊看脫貧措施定了哪些、落實怎麼樣。
習近平在農家院落同村民們進行親切交流。習近平指出,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來抓。要強化目標責任,堅持精准扶貧,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
十一、羅霄山區
2016年2月,習近平來到位於羅霄山區的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考察。習近平視察村黨支部,了解村級組織建設和精准扶貧情況。他一邊看規劃、看簿冊、看記錄,一邊詳細詢問。他指出,扶貧、脫貧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扶到點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

習近平對鄉親們說,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將繼續大力支持老區發展,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十二、西藏區

2011年7月,習近平來到西藏自治區林芝縣八一鎮巴吉村,了解新農村建設和基層黨建工作情況,看望慰問村民。習近平擔任福建省委領導時到林芝進行過調研考察,這次再來,他希望巴吉村的黨員、乾部堅持黨的宗旨,堅持因地制宜,廣開致富門路,千方百計幫助群眾增加收入,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甜,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績。
十三、四省藏區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位於四省藏區。2016年8月,習近平來到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視察。該村為藏族村,是一個移民定居點。2004年11月,128戶407名牧民群眾積極響應國家三江源生態保護政策,從400多公裡之外、海拔4700米的地方搬遷至格爾木市南郊。習近平指出,保護三江源是黨中央確定的大政策,生態移民是落實這項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組織實施好。
十四、新疆南疆三地州

2014年4月,習近平來到位於新疆南疆三地州的新疆喀什地區調研。習近平表示,我這次來,就是要看中央惠民政策是不是深入人心。我們黨的一切政策,都要圍繞合民意、惠民生來制定和落實。我們的農村黨組織,一定要成為團結帶領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堅強堡壘。有了這一條,無論抓穩定還是抓發展,都會有力量、有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