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出臺在線教育培訓法
『在線教育機構和在線教師是否有資質,在線教育機構從沒有主動公開過,我也沒想過要問。』記者問李曉明是否注意過平臺和教師的資質時,他這樣告訴記者。
李曉明說,很多學員跟他一樣,都只是看口碑,並沒有注意這些問題,如果教師講得不錯,也就不管那麼多了。
程方平注意到,在線教育市場存在『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現象,買賣雙方都有點稀裡糊涂的感覺,這樣看似相安無事,實則會破壞整個行業的風氣。
『有句話叫「互聯網人不懂教育,教育人不懂互聯網」,兩個圈子交集少,有些教師教課可能是一把好手,但是對互聯網教育卻是門外漢,而有的教師則剛好相反。』程方平指出,如果互聯網和教育不能有效結合,就不能將在線教育的優勢發揮出來。
『在線教育機構良莠不齊,教師身份信息和資質不公開,收費和教學程序不合理,是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的一個大問題。』程方平指出。
姚建龍指出,由於近年來在線教育市場發展迅猛,相關管理部門難免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並且在線教育涉及多個部門,由工信、教育、工商等部門共同參與管理,出現表面上看誰都有權管實際上都不管的現象。
如果要從源頭抓起,准入資質是第一道環節。姚建龍指出,目前,在線教育機構成立需要經過工商部門和教育部門雙重認證,方能取得辦學資格。
『由於過程繁瑣,致使許多在線教育機構逃避辦理正規手續的情況時有發生。』熊丙奇認為應簡化辦學手續,只需在工商部門注冊成立後,便可以進行正常的商業運作,利用優勝劣汰的市場發展規則,獲得穩定、高質量的在線教育服務市場。
對此觀點,程方平並不認同:『教育服務與其他社會服務類機構有著本質的區別,在線教育機構還具有教書育人的責任,因此,教育機構不能以純商業模式運作,工商注冊管理和教育部門的雙重認定,不僅不能放松,還需要嚴管纔行。』
專家認為,應將線上教育納入依法治教軌道,讓線上教育發展有法可依。
姚建龍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出臺在線教育培訓法,在立法上明確主管部門和相關協調部門,齊抓共管,多措並舉,共同治理。完善在線教育的資質審核,規范相關手續流程,加強對在線教育機構的審查,不僅要依法依規有序發展,還應將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納入審查范圍,爭取將每一個環節落實到位。
程方平也建議,應當在立法上明確在線教育教師的資格認證標准,從事在線教育的教師都要經過互聯網和教育方面的培訓,獲得相關資質證書纔能進行授課。
『如果買賣雙方都沒有第三方來監管,就容易使在線教育市場向極端發展,這對在線教育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是弊大於利。』姚建龍建議,應當打通監管渠道,對商家的行為進行有效約束,讓不良商家意識到,網絡不是『避風港』。
在姚建龍看來,除了對在線教育的資質要從嚴審核外,還應對在線教育的發展采取促進性原則,體現在立法上,就表現為制定相關的鼓勵性政策。
2015年12月27日,修訂後的教育法將第六十六條修改為,國家推進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
『大力發展在線教育,不僅是社會的進步,更是時代的要求,因此立法上對此也應該加以鼓勵。』姚建龍建議,應當將教育法第六十六條加以細化,增強我國的網絡環境建設,打造更有利於信息化教育的發展環境,政府也應當加大對在線教育的投入,對發展優良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建設一批質量優、口碑好的在線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