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聚焦·在線教育之亂,『願打願挨』不是理由
2017-08-15 13:52:29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朱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

  『一直以來,在線教育作為常態教育的補充,主要是為了彌補常態教育及傳統教育在學習時間、地點、階段性上存在的不足,依托互聯網產生了傳統知識產品存在形式和傳播分享方式的革新。』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說。

  程方平指出,相較於傳統線下教育,在線教育在這方面的優勢十分突出,它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滿足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學習時間碎片化的需求,提昇了學習效率。在線教育還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造成的教育資源不平等分配問題,使教育資源共享化,降低了學習的門檻。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隨著互聯網普及率越來越高,之前被緊緊封鎖在學校圍牆之內的知識信息,正在通過在線教育的形式被廣泛傳播出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介紹,一對一直播、一對多直播及錄播相結合等多種在線教育形式,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尤其是近幾年盛行的在線教育直播課程,更是受到不同群體的歡迎。在線教育直播課程不再是老師們自說自話的單方面授課形式,而是有了交流、分享的過程,這無疑提高了學習效果。

  『同時,在線教育機構在運營過程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線教育體現出價格優勢。』熊丙奇認為。

  在線教育發展迅猛,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1560.2億元,用戶規模為9001.4萬人;預計到2019年將達2692.6億元、1.6億人的規模。職業在線教育、中小學在線教育以及高等學歷在線教育齊頭並進,佔據了在線教育市場整體的86.5%,成為市場的主體。

  熊丙奇認為,在全民共享的大教育背景下,在線教育或將在今後的教育領域裡佔得一席之地。

   建立行業內部權威認證機構

  隨著在線教育的迅速崛起,隱藏在其背後的亂象也浮出水面,如在線教育行業出現的『李鬼』多、資質缺、維權難等問題。

  『除此之外,在線教育本身的授課模式也存在硬傷,我國現階段的在線教育質量存在良莠不齊、教育方式單一、互動性有限、學習效果不理想等現象。』儲朝暉說,如何打破在線教育發展的瓶頸,成為我國教育培訓行業需要解決的難題。

  姚建龍認為,這與我國在線教育評價體系並不完善有莫大的關系:沒有統一規劃,對於行業內部管理不完善,導致在線教育市場無序競爭,發展畸形;對於在校生的知識考核依然有賴於各種考試,造成學員對學習效果評價不夠客觀,影響學習積極性。

  對於這些問題的解決,專家認為,健全行業自律不失為一劑良方。

  『我國可以建立一個行業內部的權威認證機構。』程方平舉例說,部分國外在線教育行業設有這樣一個機構,該機構受本國教育系統認證,交給行業協會進行管理。它們的主要責任是,對在線教育機構的教學成果進行追蹤認定,不管是頒發的相關證書,還是作出的效果評價,都是真實而有效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員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同時也對在線教育機構的真實性有一個較為中肯的評價。

  『該認證機構作為第三方,與在線教育機構和學員之間都不存在利益瓜葛,作出的評判可信度較高,但若該認證機構有失公允,則要負一定責任。』程方平解釋說。

  對於建立權威認證機構,姚建龍認為可以借鑒,他建議我國建立完善有序的行業規則,幫助行業內部自查自糾,提高行業積極性。『值得注意的是,該機構應得到行業內部的認同,畢竟行業內部的事務還是本行人更加了解,同時也能使從業人員了解到,自身做好也關系到整個行業的生存和發展。』

  儲朝暉指出,建立公正客觀的行業標准,就要明確獎懲規則,對有良知的在線教育機構應積極鼓勵,對粗制濫造、剽竊盜版甚至冒用他人名聲宣傳的,應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采取零容忍態度。

  『除此之外,我國在線教育的教學質量不高,也成為制約在線教育發展的因素。』儲朝暉建議,應當把握內容為王的原則,優秀教師和優秀內容纔是在線教育發展的保證,纔會有市場。

  熊丙奇認為,在線教育行業知識庫體系龐大,專業多且層次深,因此行業內部需要注重知識和經驗的積累,鼓勵行業協會創建一套豐富的知識庫體系,讓整個行業受益。

  同時,鼓勵傳統教育與在線教育相結合,增加互動性,並拓展新領域,開發新思路,豐富在線課程的種類及內容。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