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不想當上班"卒"? 這份新職業手冊,請您收好了
2017-08-15 08:37: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職業五大法則:看看你佔了幾條

  正因為與新經濟同頻共振,看上去繽紛多彩的新職業,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不想被『格子間』束縛的你,不妨參考以下五大法則:

  【互聯網基因】共享經濟造就了共享單車運維員、共享辦公管家、共享房屋房東,平臺經濟帶來了專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時下最熱門的創業領域,大都有互聯網的基因。隨著互聯網『連接一切』,人們的『職業版圖』正在被迅速刷新。

  當下的互聯網應用主要集中在消費和服務領域。隨著互聯網變成像水電煤一樣的基礎設施,向著制造業和農業深度拓展,帶有互聯網基因的新工種,還將不斷湧現。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說,互聯網時代的新職業有一些新特征。如任務碎片化,勞動時間不固定;勞動關系多樣化,如平臺和員工之間已不是傳統的僱傭關系;產品和服務個性化,勞動產出更加適應消費者的特定需求等。

  【細分再細分】一份食物,光有營養不行,還得好吃。光好吃不行,還得好看。於是,食物造型師華麗誕生了。不得不說,消費者日益昇級的需求,在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細分領域,造就了一個個新職業。

  『專業的人乾專業的事』,借著消費昇級的東風,新的需求不斷被激發出來:跑步鍛煉有陪跑師,出門旅游可以私人定制……由於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任何一項小小的需求,都可能蘊含著無窮的潛力。

  【『無人』背後的人】無人駕駛、無人超市、無人機送貨……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讓『無人』的概念變得炙手可熱,也讓很多人擔心自己變為『無用』的階層。『未來十年50%的工作將消失』之類的說法,嚇到了很多脆弱的心靈。

  其實,再發達的人工智能,再多的『無人』技術,其背後還是有人在研究、操控。只不過,他們的工作由臺前變成了幕後。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說,長期看科技帶來的就業遠大於失業。拿人工智能來說,其背後的算法工程師,現在處於極為緊缺的狀態。與其擔心將來被取代,不如現在趕緊充電。

  【愛好即工作】好幾年前,老人會說:『幽默不能當飯吃』,也沒有人把『愛講笑話』當成一份工作。而今,『段子手』實實在在出現了。好幾年前,喜歡二次元文化、擅長做彈幕視頻只是一項消遣。而今,『UP主』的工作室已經在三次元的真實世界裡完成商業變現。

  把愛好變成工作,已成為很多90後、95後的新選擇。沒那麼多指令,也沒有嚴格的指標考核,憑著興趣做事,『玩著玩著就把錢給掙了』。所以呢,急著給孩子報課外培訓班的家長,看看尊重孩子的天性、培養他們的興趣是多麼重要!

  【老手藝回春】聽起來,新的職業,往往和新的知識、新的技能有關?也不完全是這樣。人總有一些剛需,比如吃飯,從古代的庖丁到現代的廚師,職業的『馬甲』在變,但追尋美味的內核沒有變。

  所以,在新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老手藝回春』的故事一再上演,甚至比以前活得更滋潤。共享單車火了,忙壞了制造車間和修車師傅。街邊的裁縫少了,上門訂做的老師傅卻吃香了。一度被視為冷門的獸醫專業畢業生,現在成了萌萌的寵物美容師……社會不會虧待有手藝的人。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