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砥礪奮進的五年】富民合作社掘金美麗鄉村:空房不再養麻雀 統一打理賺分紅
2017-08-10 20:48:32 來源:新華報業網  作者:蔡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報業網訊 炎炎夏日,江蘇溧陽南山竹海景區的李家園村快樂家園,青山環抱,竹海清幽,迎來了一撥又一撥的消暑客。村民陶玉鳳家的小洋樓加入了溧陽富民資產合作社,這也是江蘇省首家以房屋場所入股的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每年給他們分紅8萬元,她與丈夫再在合作社分別當保潔員和保安,每人每月又有2000元的工資。

  網絡圖

  溪水淙淙,溧陽鄉村旅游協會會長、合作社發起人潘建華帶著記者體驗合作社新投資2000多萬元運行的竹海漂流項目,竹海漂流串聯起富民的『一帶一路』,那就是竹海漂流休閑旅游帶、小農家山水風情路,構建『三產聯動、多業融合』的『民宿+』農村經濟新業態。

  潘建華原來做卡車貨運生意,賺了些錢回到村裡,發現村裡32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是三層樓,但很多地方空置。於是潘建華就想將空置的村居集體改造成民宿。『一家一戶的農民經營農家樂,缺乏資金搞不出規模,必須借雞生蛋。村裡家家蓋三層農房,動輒就是二三百平方米,一樓放農具,二樓住人顯寬敞,三樓無人問津。我就想,何不借鑒興辦種養業合作組織的做法,成立一個「空房合作社」,鼓勵村民把閑房拿出來,由合作社統一打理,社員坐享分紅?』

  合作社運行方式簡單又具體:農戶閑置的房屋,由合作社負責設計、農戶出資按三星標准裝修;內部空調、床上用品等,由合作社統一配置。裝修完畢後,合作社按每張床位每年1300-1500元的標准,向農戶支付租金,租金在合同簽訂日按年預付;前3年,保證農戶收回裝修成本,第4年開始贏利。合作社根據房屋地理位置和內設床位數量,給予農戶保底分紅。農戶的裝修費用按床位分攤,一般每個床位成本為4200元,實行一年一分配。

  下場園村潘駿其家騰出兩層樓面,裝修出41張標准床位,去年拿到6.15萬元分紅款。今年,入住游客門庭若市,他們自家便從後門進出,與前門客房互不乾擾。社員潘良兵更牛,四層小樓面積更大,擺放著60個標准床位,一年就可拿到保底分紅款近9萬元。

  走訪下場園村,這裡80%的農戶都已加入『合作社』,全村農捨都在開門迎客,快樂家園的農家樂就沒空閑的。這裡的土特產銷售,也和一家一戶『提籃小賣』不同,是闢出特產超市集中經營。凡是合作社農民自產的土特產,如毛筍、竹雞、茶葉、板栗,都可拿到超市來,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合作社的發展,還帶動了新型產業分工。當地村民,幾乎家家與合作社沾邊,加入合作社農戶達33戶,全社社員110名,入股資產655萬元。2016年,全社餐飲接待游客30多萬人,營業收入1500多萬元,成員戶均增收4.5萬元,並帶動當地土特產的旺銷。此外,合作社還吸納周邊100多位農民就業,每年工資性支出達200多萬元。有的社員辦加工廠,精制茶葉、筍乾;有的辦了養禽場,養土雞養鴨子;有的做導游,有的跑運輸。在前不久溧陽舉行的餐飲業技能大賽上,快樂家園的『農家阿嫂』代表隊登臺與各大賓館的大廚競技,一款『竹』字打頭的全竹宴,獲得銀獎。

  隨著農家樂事業的發展,年輕人開始回流鄉村。熟悉攜程網、途牛等旅游網站的潘俊如,設計了網站、微信號,開展現代營銷,並正在研發一款民宿+互聯網的線上平臺。目前,合作社已與上海、浙江等地100多家旅行社建立聯系,兼具旅游團隊業務、農產品直銷、游客召集、宣傳農莊等多種功能。農家樂新增游客有一半是網上下單來的。

  溧陽這種源自鄉村、惠及農民的『草根創意』,既有別於工商資本下鄉建起的觀光農業園區,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零散家戶經營,新型的『集合形式』讓農民真正成為資源配置的主體。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周曉虹在實地調研後,把溧陽模式引入到精准扶貧聯系點福建省福清市的一都鎮。在他看來,德國社會學家騰尼斯在19世紀末提出『共同體』的概念時,就認為觀念一致、關系密切、出入相友和守望相助等是共同體最顯性的特征。由鄉村精英協同村民和政府的力量,自下而上的鄉村營造方式,最容易建構這樣的共同體。潘建華從自己的出生地李家園村開始,恪守契約精神,共享合作成果,多方資本運作,通過多年的鄉村營造正在形成獨具風格的田園鄉村共同體模式。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