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暢:『通』則不痛
『我們是今天零時45分從綿陽出發的,110多人一夜未合眼,了解災情、疏通道路、協調交通、清障落石,目前這些人員已經分散在平武至九寨溝的各鄉鎮道路沿線,確保道路通暢。』綿陽軍分區副司令員徐進渝說。
9日上午,在省道301線一處塌方點,一位醫護人員告訴記者:『跑過危險點的短短50米,感覺是跑過最長的距離。』由於塌方嚴重阻隔道路,從九寨黃龍機場方向只能通過直昇機進入漳紮鎮,九寨天堂旅游點數百名游客暫時難以撤離。
記者在搶通現場看到,搶險救援人員用大型裝載機在一處山體崩塌的堆積物上開闢出臨時道路。每當餘震發生,這裡總有較大的石塊滾落,大家趕緊避險。險情過去後,搶險救援人員又開始繼續清障。
公路就是生命通道。災情發生後,多種救援力量都想迅速向震區推進;被迫滯留景區的數萬游客都想往震區外突圍,一旦通道堵塞,後果不堪設想。
『地震後僅半小時,我們就啟動了應急機制,對成都至九寨溝一線的道路實行管控,僅放行救援車輛,確保救援力量及時順利通行。』在G5高速綿陽北路口,四川省公安廳交警大隊高速公路二支隊副支隊長郭楠說。
為保障救援通道絕對暢通,8月8日23時53分起,成都交警在相關道路開啟了專門的救災專用通道。四川省公安廳交警總隊也推出了相應的管制措施,禁止所有社會車輛駛往災區方向。
記者在省道301線沿線看到,除了拉著警笛呼嘯而過的救護車和應急通信保障、電力保障、消防車輛,基本沒有進入景區的車輛,遇有載有傷員的救護車輛駛往醫院方向,游客還會紛紛停車讓行。
科學撤離:忙而不亂
據九寨溝景區統計,8日當天進溝游客有3.8萬人,次日擬進溝游覽的游客有一部分已經到達,同時還有部分前期游客尚未離開,初步統計游客與外來務工者共有近6萬人。
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如何盡快將受困群眾盡快轉移,以免因次生災害帶來更多傷亡?
『8·8』九寨溝地震發生當晚,九寨溝縣政府即組織九寨溝景區3萬多名外地游客轉移到縣城安全地帶。
8月8日晚,在趕往災區的路上,記者在綿陽、江油、平武、九寨溝縣城等多處遇到交通管制,交警連夜將大貨車和不明情況的車輛攔在一旁勸說疏導,給搶險救援和游客撤退提供交通保障。
從9日9時開始,阿壩州公安特警抽調50多名警力維持秩序,分批組織游客逐步轉移,但調集車輛成為游客轉移的最大難題。
記者在現場看到,當地公安部門四處『化緣』借車,在救護車轉移傷員後,又從各處組織公務車、警車、消防車、旅游大巴、運送物資的皮卡車及部分酒店車輛運送游客,甚至還有游客志願者開著私家車加入其中。
由於景區滯留游客數量大,四川省公安部門調度90餘輛運兵車、指揮車運送物資趕往災區,力爭9日內將剩餘滯留游客安全撤出。
在省道301線,旅游大巴在一些剛剛搶通的山體崩塌處沒法通過。游客就在那裡下車,由公安、民兵照應通過山體崩塌路段,再換上其他車繼續『接力』轉移。
據最新統計,地震發生不到24小時,九寨溝已經轉移出8000餘輛旅游車輛;截至9日16時30分,地震災區已安全轉移近6萬名游客和外來務工人員。目前,有關部門還在爭分奪秒全力排查剩餘游客,做到應轉盡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