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8月9日電 題:九寨溝震後24小時:近6萬人的不尋常轉移
新華社記者
距離『8·8』九寨溝7.0級地震已經24個小時。記者從9日舉行的九寨溝『8·8』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9日16時30分,地震災區已安全轉移近6萬名游客和外來務工人員。目前,有關部門還在爭分奪秒全力排查剩餘游客。
讓許多親歷者和關注者眼前一亮的是,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部門從容應對,社會各界默契配合,眾志成城,以科學的救援托起了生命的『黃金24小時』。
爭分奪秒:以『快』制勝
8月8日21時許,一趟從南充出發、有40多人的大巴車剛剛駛過九寨溝九道拐,胡雲鵬一家三口正在憧憬遼闊的若爾蓋草原。
『突然砰的一聲巨響,我們以為汽車爆炸了,車胎一下子癟了。』胡雲鵬回憶,巨大的衝擊波把車窗震得粉碎,妻子被甩出窗外,不省人事。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了7.0級地震。截至8月9日13時10分,『8·8』九寨溝地震已致19人遇難,247人受傷,其中40人重傷。
地震發生後,中央領導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四川省黨政主要負責人天不亮就趕往災區部署救災,從政府到民間,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抗震救災。
胡雲鵬記得,他和其他幸存者剛剛被轉移到馬路對面,馬上就有6個藏族村民冒著頭頂落石的風險一路奔來,幫著把他們轉移到更遠的一處開闊平地,『我當時特別感動,最後是一位40多歲的村民把我背到旅店的。』
大災應急救援,是一場與死神的賽跑。對口援建九寨溝的成都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護士林楊說,地震發生後,他和同事們立刻自發趕到醫院參與搶救傷員。成都大邑縣駐阿壩州松潘縣援建隊,也在震後2個小時趕到九寨溝施以援手。
在道路被塌方落石阻斷的情況下,9日6時許,在漫天塵霧中,由四川航空公司執飛的首架抗震救災應急救援飛機抵達九寨黃龍機場。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及近百名帶有特殊救災工具的救災人員、醫務人員抵達地震災區。
網民『導彈雄』認為,各系統的應急反應,都在幾小時內出現,救援專業隊伍出動也很快,這其實是歷次災難歷練的結果。
9日6時50分,記者到達震中附近九寨溝景區的游客中心,阿壩州特警支隊二大隊負責人馬悌告訴記者,8日22時30分駐地應急號長鳴,特警們經過一夜飛馳,凌晨4時趕到災區展開救援,『我們早到一刻就可能救活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