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從『談沙色變』到『點沙成金』--阿拉善『正名』記
2017-08-09 12:09:04 來源:新華社  作者:高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綠色發展帶來生活紅利

  曾經,有多少阿拉善人望著賀蘭山另一頭的寧夏銀川,感嘆一山之隔就擋住了綠色,感嘆自然界對阿拉善盟的不公。

  宗別立鎮的牧民何美英就是其中一員,他們一家曾以放牧為生,過度放牧導致了當地天然的梭梭林消失。

  2011年,阿左旗林業局經過實驗和考證,培植當地曾經就有的梭梭林,與當地農牧民合作共建梭梭林基地用以防沙治沙。再過三年,40萬畝的梭梭林帶就將全部建成。

  正值中午,陽光從四面八方照射而來,已經有一米多高的梭梭林微微搖動,每一棵梭梭林的根部都能固定住一片沙,而更深的根底下正是嫁接具有多種藥效的肉蓯蓉的天然環境。

  何美英在宗別立鎮林業工作站站長徐利峰的指導下,開動機器在一棵棵梭梭旁邊挖出一個個長方形的坑用以播撒肉蓯蓉的種子。

  『梭梭第一年種下需要澆三次水,只要第一年挺過來了,以後就可以依靠自然降雨存活。三年之後就可嫁接肉蓯蓉。』徐利峰說,嘗到甜頭的牧民如今防沙治沙的積極性更高了,曾經搬走的人家也搬回來了。

  『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這兩者必須相輔相成,有了產業支橕,老百姓的積極性不用刻意引導。』田永偵說。

  據喬永祥介紹,『十三五』期間,阿盟每年完成林業封飛造林生產任務100萬畝以上,增加森林覆蓋率1個百分點。未來,梭梭肉蓯蓉、白刺鎖陽、黑果枸杞『三個百萬畝』林沙產業基地建成後,林沙產業產值將達到50億元以上。

  阿拉善蒙古語意為『色彩斑斕的地方』。如今的阿拉善確實如此:賀蘭山雲杉郁郁蔥蔥、額濟納胡楊神采奕奕、梭梭林生機盎然、飛播林草綠鎖黃沙、綠洲城鎮翠色環抱,風沙小了、綠色多了、生存質量提高了,林業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這場近半個世紀『人退沙退』的斗爭中,越來越多的人終於悟到了與沙和諧相處之道,明白了現代文明生活依然要遵循自然界的辯證法。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