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斷強化改革開放創新支橕,發展新動力明顯增強
狠抓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落實,積極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多依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新舊動能轉換來促發展。一是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多證合一』改革全面啟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面推行,上半年全國新登記企業增長11.1%,日均新增1.6萬戶。國企國資改革深入展開,財稅金融投融資價格改革繼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紮實推進。二是不斷提昇對外開放水平。領導人外交成果顯著,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獲得圓滿成功。促進外貿增長的各項政策有效落實,對外貿易回穩向好,上半年貨物進出口額同比增長19.6%,比去年同期明顯回昇。利用外資政策進一步健全,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發布。三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發展體制和政策不斷完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發布實施,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169項任務全面啟動,激發了創新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四是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支橕平臺加快發展,眾創空間已超過4200家。新動能培育成效顯現,『互聯網+』行動深入推進,分享經濟廣泛滲透,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8%、13.1%、11.5%,明顯快於工業整體增速。
四、協調推進三大戰略實施和城鄉區域發展,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
統籌推進三大戰略和『四大板塊』發展,紮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好相關規劃,研究制定新舉措,為經濟持續發展積蓄了新的潛力。一是深入實施三大戰略成效明顯。『一帶一路』建設戰略重點任務加快落地。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重要步伐,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紮實開展,河北雄安新區設立和規劃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四項專項行動取得實效。二是推動城鄉區域協同聯動效應顯現。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提昇,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特色鎮建設有序推進。東部地區經濟結構更趨優化,中西部地區發展空間不斷拓展,東北地區經濟築底跡象日益增多。以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經緯,以城市群、中心城市、重點城鎮為依托,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的發展格局更趨優化。三是打造重點功能平臺帶動作用增強。國家級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級開發區等在改革創新中的引領效用不斷釋放,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實施,在整合資源要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五、持續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長的包容性和獲得感增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統籌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千方百計增加民生重點領域和生態環保投入,努力保住基本、兜住底線,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一是強力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重點工程。產業、交通、教育、健康、就業等扶貧重點工程加快實施。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22個省份全面推進項目開工建設,截至6月底今年計劃項目開工率達90%。二是不斷提昇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社保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待遇水平穩步提高。社會辦醫環境進一步優化,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進展順利,庫存較大的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貨幣化安置比例大幅提高。三是深入開展生態環保建設。污染防治進一步加強,環境質量總體穩定。上半年全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保持穩定,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提高。生態建設深入開展,江西、貴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實施方案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審議通過。能源效率進一步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好於年度約束性目標。
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鞏固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經濟穩定增長的勢頭並持續向好,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實踐充分證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經驗新思路新舉措,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宏觀調控理論實踐,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發展等創新思想和指導方針,鑄成廣泛共識、政策體系和行動合力,各方面改革發展的認識更加統一、行動更加自覺、成效更加明顯,國內外對我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信心在明顯增強。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推動發展改革工作再上新臺階,以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