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宏觀調控不斷創新完善 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明顯
2017-08-09 11:05:30 來源:國家發改委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效推進各項工作,保持了經濟發展穩中向好態勢。為深入解讀上半年經濟形勢和下半年重點經濟工作,我們組織撰寫了系列文章,供有關方面參考。

  宏觀調控不斷創新完善

  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明顯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有效引導社會預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妥善應對風險挑戰,宏觀調控更加科學規范、運轉高效、實施有力,堅持不搞『大水漫灌』、量化寬松,更多依靠深化改革、加快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來促發展,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不斷提高,協同性、有效性得到加強,為經濟穩中向好提供了堅強保障。

  一、轉變思路創新方式,促進經濟穩定在合理區間

  准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注重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統籌實施擴消費、穩投資和防風險等一系列政策,打好統籌兼顧、各有側重、互相配合的政策組合拳。一是促進消費穩定增長。著力以改革創新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領域有效供給,持續推動『十大擴消費行動』,出臺支持家政服務、社會力量舉辦大型群眾性體育賽事、鄉村旅游發展等系列行動方案,著力滿足居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4%。二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不斷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積極推進『十三五』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加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投資力度,上半年生態環保、教育、水利、交通投資分別增長46%、17.8%、17.5%和14.7%;貫徹落實民間投資『26條』政策措施,大力激發社會資本活力,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長7.2%。三是有效管控重點領域風險。進一步完善財稅制度,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逐步規范。金融市場監管加強,金融體系抑制『脫實向虛』取得成效,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效果初顯,16個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穩中有降。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已連續八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區間,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就業持續增加,城鎮新增就業735萬人,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處於近年來較低水平;物價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4%,處於溫和上漲態勢。

  二、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結構不斷調優

  圍繞滿足需求昇級的需要,宏觀調控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去除沒有需求的無效供給,不斷創造適應新需求的有效供給,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一是紮實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步伐加快,依法取締『地條鋼』,上半年煤炭去產能1.11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4%,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工作有序推進,處置『僵屍企業』加快實施。去庫存效果顯現,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減少9.6%。去杠杆成效初顯,市場化債轉股穩步實施,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降成本措施加力,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取消和停征一批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物流、用能等成本,減稅降費新措施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負超過1萬億元。補短板力度加大,有力地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後勁。二是深入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夏季糧油再獲豐收,居歷史第二高位。糧食生產功能區等建設全面啟動,農業生產結構和布局更趨合理。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成效明顯,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繼續深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創業創新勢頭良好。三是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改造提昇明顯加速,企業經營狀況普遍轉好。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2%,增幅為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10個月穩定在51%以上。服務業創新發展大綱發布實施,上半年服務業增長7.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1%。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