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戰場心馳騁,一生軍魂腦中縈。穿上軍裝,他們是持槍拿刀的好戰士;脫下戎裝,他們是直擊現場的新聞人。『當組織需要的時候,時刻准備重返戰場』,這一次,響應網絡媒體國防行活動號召,再著迷彩,他們是回爐淬火的『鐵血軍人』。


人物檔案
姓名職務:裴小閣,現為中國經濟網旅游頻道總監。
從軍經歷:1997年至2008年,原北京衛戍區某部。
采訪感言:『軍營有你心目中的神秘,有你意想不到的好奇』
『穿上軍裝不容易,脫下軍裝不由己』,一句話道出所有退伍老兵的心聲。中國經濟網的裴小閣從軍十二載,把青春和熱血都奉獻給了軍營。當得知能借網絡媒體國防行活動之機重返軍營時,他義無反顧地報了名。『我的青春是在軍營中度過的,我的成長也是在軍營中歷練出來的,我迫不及待地想重新回爐淬火。』
淬火第一步,便是『疊被包』。疊被包是新兵入伍第一課,不僅要端正態度,更需要耐心。
在某邊防哨所,裴小閣和現役軍人現場比拼這項技能。裴小閣並沒有因為脫下軍裝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和標准,他仍舊按照當年入伍時的『三折疊被法』,領先數秒將被子疊得方方正正。然而,當他將自己所疊被包和戰士的進行對比時,發現現在戰士們已經采取更為美觀和科學的『四折疊被法』。

『這說明,中國軍人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官兵日常生活中,對自我的要求和標准從未放松過。看到這個,我對軍隊更加有信心了。』裴小閣感嘆道。
在實彈射擊體驗環節,裴小閣寶刀未老,打出48環的好成績。除了展現老兵本色,裴小閣也是同行編輯記者公認的『攝影大家』,他拿出『戰地記者』的姿態,拍出了多組『戰地大片』。


人物檔案
姓名職務:劉守金,現為解放軍報社北部戰區分社記者。
從軍經歷:1995年至2007年,原沈陽軍區某通信總站。
采訪感言:『離開部隊10年,我還有軍人的血性和底色』
十二年戎裝加身,難涼老兵熱血。劉守金的『老兵熱血和軍媒記者的血性擔當』被此次網絡媒體國防行活動喚醒。從軍12年,退伍6年,變的是現役軍人到軍媒記者的身份,不變是軍人的拼搏底色和血性擔當。

在某特戰旅體驗攀登科目時,劉守金衝在最前面,第一個體驗『10米踩繩上』項目。『我是通信兵出身,這麼高不算啥,也難不倒我,離開部隊10年,我還有軍人的血性和底色,我應該爬到頂端搖響鈴鐺。』最終,劉守金拼盡全力,爬到頂端敲響了代表勝利的鈴鐺。

在射擊體驗訓練時,劉守金想起了新兵時班長告訴他的動作要領,人與槍和目標三點成一線,有意瞄准,無意擊發。『那一刻,我就是這支「血狼」勁旅的特戰精兵,我與訓練場上的他們同樣在追逐夢想……』劉守金最終打出了45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