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挑擔子、一盤棋、迎大考 三大關鍵詞解碼習近平的強軍策
2017-08-04 16:10:00 來源:央視網  作者: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7月30日上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習近平乘車檢閱部隊。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央視網消息:兵事以民為本,強國必須強軍。如何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習近平主席縱觀全局、審時度勢提出的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這個宏偉目標,在一次次講話、一次次調研中,習近平以極富個人特色的語言,生動闡釋著自己的強軍思想:要以歷史自覺挑起強軍『擔子』,樹立起『一盤棋』思想,勇赴軍改『大考』。

  讀懂了習近平的強軍關鍵詞,也就讀懂了他的強軍策。

  勇挑『重擔』: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負重前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面對新的形勢任務,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2014年3月,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習近平深刻闡明了當代革命軍人的前進方向:『現在,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了我們肩上,要挑起這副擔子,必須敢於擔當,這既是黨和人民的期望,也是當代革命軍人應有的政治品格。』

  響鼓重槌,字字千鈞!

  這是歷史和現實賦予的重擔。憶往昔,有弱兵無強國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看當下,世界的『叢林法則』從未改變。『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一方面,當今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另一方面,中國走到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歷史節點。沒有強大的軍隊,沒有鞏固的國防,強國夢就難以真正實現。

  這是祖國和人民賦予的重擔。『為了祖國和人民和平安寧,必須建設鞏固的邊防。作為新時代戍邊軍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2014年1月,習近平頂風冒雪來到內蒙古阿爾山,他這樣勉勵戍邊官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保衛人民利益甘願奉獻、勇於犧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堅決保障國家安全、為祖國和人民築起鋼鐵長城,是新時代賦予人民軍隊的新使命。傳承『紅色基因』,人民解放軍勇挑歷史重擔,從嚴冬到酷暑,從寒區到熱帶,從高原到海島,從大漠到大洋,他們始終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這是世界和平大勢賦予的重擔。當今世界局勢復雜,國際安全面臨嚴峻挑戰。中國軍隊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中堅力量:從合作打擊和防范國際恐怖主義、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到在地區危機中海空撤僑,走出國門的中國軍隊在地區與全球安全治理中用熱血書寫著責任與擔當。

  這重擔該怎麼挑?『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習近平的話擲地有聲。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當代的中國軍人,是中國強軍之路的『挑擔者』,為了960萬平方公裡國土的安全,為了13億同胞的平安幸福他們毅然選擇了勇挑重擔,在強軍興軍的大路上砥礪前行。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