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設置母嬰室,社區有托管中心
生育孩子,並不僅僅是生產那麼簡單,還要養育孩子成人。尤其是3歲以前的幼兒階段,需要全天候的專人照料,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經濟、人力負擔都比較沈重。
在一些發達國家,會對生育孩子的家庭給予生活補貼、醫療補助、稅收優惠、假期保障,也會設置一些社區托管中心,或是鼓勵用人單位設置養育假、托管機構等,來減輕家庭照料幼兒的負擔。在我國,嬰幼兒的照料主要依賴於祖輩。照料兩個幼兒,對年歲已高的老人來說,難免力不從心。有關部門已經關注到這個問題。
去年11月,10部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醫院、旅游景區及游覽娛樂等公共場所,應當建立使用面積一般不少於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並配備基本設施。對已建成的母嬰室要做好改造完善工作。用人單位參照該標准建設女職工休息哺乳室等設施』,並要『統一母嬰設施標識,設置醒目的導向標志』。到2018年底,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配置率達到80%以上。到2020年底,所有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基本建成標准化的母嬰設施。
意見要求的基本設施很具體,包括防滑地面、帶安全扣的嬰兒尿布臺、提供熱水和洗手液的洗手臺、嬰兒床、便於哺乳休息的座椅、便於放置哺乳有關用品的桌子、電源插座、垃圾桶、保護哺乳私密性的可上鎖的門、簾子遮擋設備等。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不少機關、事業單位設置母嬰室,受到女職工的歡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中國辦事處,曾在2013年發起過一項『母愛10平方』活動,倡議社會各界在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建立母嬰室。全國所有省份都已開展此項活動,設立了不少母嬰室。在APP上,還可以看到已在項目中注冊的母嬰室,並尋找附近的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的母嬰室。
在有些城市社區,還設置了托管中心。孩子們放了學,就可以去托管中心做作業、看書、做手工等。
生育政策調整之後,福利保障要跟得上,纔能實現『全面兩孩』的預期目標。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真真建議,一些發達國家在生育率長期低於更替水平的情況下,紛紛指定不同部門或設立專門機構應對低生育陷阱的風險,出臺各種形式的生育補貼政策,這些經驗值得借鑒。(記者李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