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5年來,生育保障政策愈發紮實。目前,30個省份已延長了產假,假期普遍達到138天至158天。截至2016年底,全國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84億人、人均待遇水平1.53萬元,比2012年增加了3022萬人、4098元。不少機關、事業單位、社區,還配備了哺乳室、托管中心等設施。
近期,西藏調整現行乾部職工生育待遇,女方每胎享受1年產假(含法定產假)。記者梳理發現,自『全面兩孩』政策施行以來,西藏的產假是我國各省(區、市)中最長的。
2016年1月1日,『全面兩孩』政策正式落地。目前,全國30個省(區、市)已經延長了產假。新疆也明確,正在修訂的計生條例中將增加產假天數。
各地產假有獎勵假、陪護假,普遍達到138天至158天
地方條例修改後,各地生育二孩產假普遍跟生一孩一樣,能達到4個月以上,即在《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的98天產假基礎上,各地修訂後的條例均增加了生育獎勵假或延長產假,普遍達到138天至158天,並有男方陪護假或叫護理假,一般為15天至30天。
有些地方產假更長,比如廣東有80天的獎勵假,產假長達178天,在規定假期內照發工資,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有些地方比較有彈性,比如北京規定,女職工經所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同意,可再增加假期1至3個月。吉林規定,除158天假期外,女職工經本人申請,單位同意,可延長產假至1年。重慶則規定,除128天假期外,女職工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產假期滿後可以連續休假至子女1周歲為止。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如果該規定中的產假沒有落實,女職工可以依法投訴、舉報、申訴,依法向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申請調解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專家認為,在我國,符合全面兩孩政策的人群中2/3在35歲以上,大齡孕產婦懷孕和生產期間自身的健康風險增大,同時產後自我身體恢復的功能也在弱化。產假延長,有利於保護婦女生育權益,保持女職工的勞動生產力,同時保證母乳喂養及照護嬰幼兒的時間,有利於母嬰健康。
生育保險待遇人均增加4000多元
女職工休產假,有產假工資可領,這是一大生育福利,有利於維護婦女平等就業的權利、保障婦女健康。這份福利,由生育保險派發。
按照《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這個生育津貼,其實就是產假工資,是除了生育費用之外由生育保險支付的大頭。按規定,生育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等單位。用人單位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不超過0.7%的比例繳納生育保險費,個人不繳費。
人社部信息顯示,十八大以來,我國生育保險覆蓋面越來越大,享受待遇人員增加,費率降低,待遇提高。
全國大部分省(區、市),已將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有僱工的個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及其職工納入生育保險覆蓋范圍。部分地區,還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保險范圍。職工未就業配偶,可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所需資金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
近幾年,生育保險按照與醫療保險同步推進、統一管理的工作思路,穩步擴大覆蓋面,每年以1000萬人的參保速度增長,受益人群逐年增多。截至2016年底,全國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84億人,比2012年末增加3022萬人。2016年共有914萬人次享受生育保險待遇,比2012年末增加561萬人次。2016年當期收入522億元,比2012年增加218億元,年均增長14.5%。支出531億元,比2012年增加312億元,年均增長24.7%。待遇水平增加,2016年達到人均1.53萬元,比2012年增加了4098元。
2015年7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適當降低生育保險費率的通知》,要求生育保險基金結餘超過合理結存的地區降低生育保險費率。目前,多數地區實際籌資比例在0.7%左右。
今年,國辦發布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的試點方案,選擇在12個城市開展為期1年的試點。兩險合並實施,將提高基金共濟能力,有利於更好地保障育齡婦女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