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一帶一路"讓西哈努克港特區變成"柬埔寨深圳"
2017-04-26 10:49: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帶一路」,是為了共同發展,是做實事』

  柬諺雲,『信任如樹』。

  西港特區等中柬合作項目之所以達到高水平、深層次,源於兩國歷經歲月洗禮的傳統友誼,源於兩國領導人密切交往結下的深厚情誼。

  回憶起習近平主席2016年訪柬時的熱烈場景,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熊波記憶猶新:『莫尼列太後特別派遣夏卡朋親王和阿倫公主去機場迎接習近平主席,金邊的大街上豎起習近平主席的巨幅畫像,民眾夾道歡迎,隊伍一直綿延至很遠,這樣舉國歡迎的熱烈場面是從未有過的。』

  在金邊的采訪中,『一帶一路』是個不斷被柬埔寨政府官員和學者提及的熱詞。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克洛媞達已76歲高齡,曾在2009年接待過來訪的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她眼中,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為了共同發展,是共贏的倡議,是做實事。大家共建「一帶一路」,世界肯定會和平發展』。

  『「一帶一路」就是關於聯通,聯通就會帶來新的機遇。』柬埔寨發展理事會秘書長宋金達直截了當地說,『我喜歡「一帶一路」是因為參與了「一帶一路」的柬埔寨能夠實現加速發展。』他以西港特區為例說,2013年以前在西港很少看見中國人,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西港發生了很大變化,到處可見中國人,『中國企業家們看到了亞洲區域發展的大圖景,紛紛走了出來』。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柬務實合作成果快速拓展:中國企業新建、改造公路20條,總裡程達2669公裡,佔柬埔寨國道總裡程的35%以上;新建特大型橋梁8座,大大改善了柬交通狀況,便利民眾出行和運輸;建成6個水電站項目,實施3個輸變電網項目,基本支橕了柬全國電力供應,為改善柬民眾生活、推動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中柬交流合作,讓西港特區『具備成功所需的一切要素』

  行走在柬埔寨的鄉村與城市,既能感受到相對滯後的基礎設施所透露出的發展水平,也能感受到處處興建的工地、繁忙的車流所迸射出的旺盛生機。

  強烈的反差,讓記者不禁想到,20年前,這個國家還處於戰爭之中,1998年纔真正進入和平建設年代。歷經幾十年戰亂,國家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也正因為此,柬埔寨人民有著最強烈的發展願望。

  記者看到,一座座摩天大樓在首都金邊的天際線上拔地而起,幾乎可以觸摸到這座城市的快速成長。柬埔寨已成為亞洲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國家之一。不可否認的是,柬埔寨經濟飛速發展的背後是中柬經濟合作的持續深化和中柬發展經驗的深度交流。

  西港特區正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特區的誕生,是兩國政府頂層設計、部門對接、企業推進的共同成果,既融合了中國工業園區發展的成功經驗,也創造了獨具柬埔寨發展特色的開發模式。宋金達對記者說,在西港特區,專業、認真、勤勉的中國企業家們帶來了很好的中國經驗,西港特區是柬埔寨最有前景的特區,『具備成功所需的一切要素』。

  在西港特區綜合服務中心大廳內,記者看到柬埔寨政府在此設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將發展理事會、海關總署、勞工部等政府機構的辦公室開到了園區內,便利企業辦理各種相關手續。發展理事會派駐代表南金塔向記者透露,洪森首相考察中國深圳後,指示要將中國的管理經驗引入柬埔寨,這個中心正是在此背景下設立的。

  4月11日,洪森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柬文版首發式上表示,該書收集了習近平對治國理政的重要見解,可以說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精華所在。柬埔寨各級官員非常希望加強與中國在國家治理和發展經驗方面的交流,他們認為中國的經驗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柬埔寨目前遇到的很多發展方面的問題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找到答案。

  中國和柬埔寨是有著千年友好交往歷史的好鄰居,『一帶一路』倡議讓兩國的合作與發展站上新起點。一箱箱標有『柬埔寨制造』的貨品從西港特區發出,承載著柬中兩國人民攜手發展的願望,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一直延伸到遠方。正如洪森首相所言,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一艘巨輪,將帶著包括柬埔寨在內的沿線國家駛向共同繁榮和發展。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