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涼粉西施』李華:立志打造中國版『麥當勞』
2017-04-25 10:24:41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李華(右)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改變了當今大部分商業業態的運行模式,很多企業或乘著『互聯網+』的翅膀崛起和騰飛,或在這樣的商業熱度之下調整和找尋著新的生存之道。川北涼粉作為四川南充一道地方名特小吃,它是唯一獲得國家授予的中國名特小吃的涼粉品種,也是唯一一個涼粉品牌的中華老字號。

  1998年,由四川省南充市政府組建的國營『川北涼粉』店因被商標搶注歇業,職工李華成為一名下崗女工。此後近20年間,這名懷揣夢想的『涼粉妹』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拼勁,經歷創業、商標回購、連鎖直營等,在各級婦聯組織和政府的幫助下,硬是走出了一條自己的成功道路。

  她將『川北涼粉』這個地方飲食名片一步步推向全國,打造成四川省著名商標、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李華也因此在2017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一波三折情定『川北涼粉』

  『川北涼粉是個好品牌,也沈淀了我兒時的很多記憶。』

  小時候,自從李華跟家人一起在南充老模范街街頭吃了一碗涼粉之後,就對這滑滑、細細、可口的涼粉留下了深刻記憶。18歲時,她抓住機會進入國營南充『川北涼粉』店,師從第五代傳人何碧玉,一乾就是7年。

  1998年,這家國營老店被迫歇業,全體員工下崗。那一年,李華25歲。她心裡憋著一股勁兒,『我能做什麼?怎麼做?』

  『那時候很想創業,但苦於沒有資金和門路。』2001年,在順慶區婦聯組織的一次下崗女工培訓會上,不甘於現狀的李華向區婦聯提出創業想法,有幸得到區婦聯明確支持。李華下定決心:『我一定要重振川北涼粉!』

  在南充市政府和市婦聯組織的幫助下,李華和丈夫任其勝五赴重慶,最終以20萬元價格回購『川北涼粉』商標,與老川北涼粉店重組成立四川川北涼粉飲食文化有限公司。

  回購商標後,李華又各地考察餐館,最終選擇在南充涪江路重新開業。剛開張的『川北涼粉』店只有10張餐桌,5名女員工,但生意卻非常紅火,顧客們對小店的涼粉都贊不絕口。之後,丈夫也辭去公職和她共同經營小店,夫妻倆立志打造中國版『麥當勞』。

  中西合璧做成中國版『麥當勞』

  『川北涼粉』品牌能夠得以迅速發展,源於李華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懮患意識。

  2013年,李華當年創業的第一家涪江路『川北涼粉』店因其所在地道路拓展被拆除,但由於李華一直努力擴展店面增加知名度,此時,她已經在南充市區開了10家『川北涼粉』店了。同年,在區婦聯的帶動下,李華又對『川北涼粉』的經營進行了徹底改革。『要想讓「川北涼粉」發揚光大還必須有文化來支橕。』

  川北涼粉文化博物館中展示的涼粉制作工藝

  隨即,李華開始四處找地,想要建立一個『川北涼粉』文化基地。最終李華選址在了瀠溪街道,租賃原瀠溪糧站20餘畝土地,成立了四川『川北涼粉』飲食文化有限公司。如今,走進位於瀠溪街道的『川北涼粉』飲食文化有限公司,市民們就能在公司內的川北涼粉文化博物館中看到涼粉的起源、制作、工藝等文化歷史。

  在弘揚中華傳統小吃文化的同時,李華不忘向洋快餐取經,只有把傳統小吃轉型成為小吃快餐纔會有更好前程。

  李華夫妻通過學習借鑒肯德基的成功經驗,初期采用從技術與管理角度去拓展特許加盟店發展的路徑輸出『川北涼粉』品牌。2005年公司首家川北涼粉特許加盟店在深圳華強北路開業,陸續在廣東、浙江、江蘇、北京、山西、新疆等地開店。但是,隨著加盟店的增多,李華發現,有些加盟店在經營中沒有按公司的標准執行,比如說,沒有使用公司調制的紅油傳統秘方,擅作主張把『川北涼粉』的味道改了,這直接影響了川北涼粉品牌的聲譽。

  2008至2010年間,李華全面停止特許加盟開店的計劃,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公司制定了8項統一營運標准和建設中央廚房加工配送中心等措施,重樹川北涼粉品牌的市場形象。2011年,公司確立了直營和股份合作開店為主,加盟為輔的發展方向,同時,提高了加盟商准入門檻。

  幾年來,在南充市順慶區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帶動下,『川北涼粉』店面進行了5代昇級,遍布全國18個省市、197家直營連鎖加盟店。其產品也由過去單一的涼粉拓展為上百種特色菜品、上百種流通產品。公司年產值達到3.5億元,創稅1000餘萬元。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