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世界看中國
搜 索
日媒稱中國食品巨頭處境艱難:電商崛起讓食品業群雄割據
2017-04-21 08:42:27 來源:參考消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道 日媒說,曾經在中國市場佔據壓倒性優勢的食品業巨頭現在處境艱難。方便面巨頭康師傅的業績連續下跌。乳業巨頭蒙牛也沒能逃脫虧損命運。除了受消費者喜好日益多樣化的影響之外,外賣服務的普及和餐飲業的蓬勃發展也是推手之一。曾經鑄就了一個時代的『食品巨人』的復蘇之路可謂荊棘遍布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20日報道,『現在好吃的東西太多了。而且叫外賣也很方便。』遼寧省大連市的公司職員張琳說。她說,在學生時代,小賣部裡擺的幾乎都是康師傅。但是,現在選擇更多了。而且外賣服務十分普及,雖然價格略高,但確實非常方便。

  康師傅在讓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方便面市場的過程當中居功至偉。目前在中國國內市場上,康師傅仍然是份額佔到40%的巨頭,只不過近年來業績持續低迷。去年康師傅的最終利潤同比下滑了31%,銷售額同比下降了8%。

  實際上處境艱難的不止康師傅一家,蒙牛去年出現了高達7.5億元人民幣的虧損。

  在康師傅等企業鑄就輝煌的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食品業還幾乎不存在競爭,屬於只要擺在那就能賣出去的時代。但是,今非昔比,現如今不但商品種類豐富,消費者也越來越挑剔。琳琅滿目的外國商品也可以輕易買到。

  中國啤酒業巨頭華潤雪花啤酒和青島啤酒的主力產品也很愁銷路。主要原因是紅酒等其他酒類擠佔了一部分市場,此外海外品牌啤酒也搶走了部分消費者。

  消費者喜好的多樣化趨勢擴展到了整個食品行業。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表示,現在消費方向多種多樣,必須要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此外,在全國各地興起的咖啡廳也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美國的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了2000多家,預計今後還要以每年500家的速度擴張。餐飲外賣服務市場2016年也同比增長了30%。隨著商業設施更多地吸引餐廳入駐以彌補服裝類店鋪的空置率,中國的餐廳市場預計還將持續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傳統的外資食品企業也受到了中國消費多樣化趨勢的巨大衝擊。比如美國的可口可樂公司,本世紀初期在中國的碳酸飲料市場的佔有率接近40%,但現在已經滑落到10%多一點。中國的食品和餐飲業正在經歷群雄割據的時代。

  讓中國食品巨頭陷入困境的還有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最受歡迎的是奶粉。主要原因還是2008年『毒奶粉』事件之後,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喪失。另一個增長點是與健康相關的食品。歐洲的巧克力和日本的糖果也十分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海外商品也彌補了中國市場上的一些空白。這似乎也是中國企業業績低迷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