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
韓國進口奶保質期約10天
一位孩子家長告訴北青報記者,最近天貓、微店裡正流行賣一種韓國進口的巴氏牛奶,雖然價格不菲,但是為了追求『品質』還是咬咬牙給孩子訂了3個月的。
北青報記者看到,在天貓某店鋪內,標注『韓國進口的牧場牛奶純鮮奶RT巴氏新鮮純牛奶』1昇裝2瓶起售,價格為70元,平均每昇35元。北京本地產巴氏奶每昇價格僅為12-15元左右。韓國進口的巴氏奶價格比本地巴氏消毒奶貴1倍左右。
該店鋪工作人員表示,該產品的保質期為15天,而過海關運輸至少4-5天,到消費者手中時保質期還剩10天左右。全程冷鏈運輸,國內段發快遞會放置冰塊保鮮。但實際上,需要全程保持4℃條件下很難保障。
去年,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曾檢出多批次澳大利亞進口巴氏殺菌乳產品不合格,其中一家澳方企業的輸華產品多次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等致病菌超標。
有關乳業專家解釋說,采用二次間歇式巴氏消毒法生產的牛奶,保質期可以延長到15天,但仍需全程冷鏈在4℃條件下進行運輸和銷售。而保質期越長,路途中受到污染或變質的幾率越大。
對比
進口牛奶營養其實不如國產奶
牛奶的營養價值除了蛋白質、脂肪等含量外,還在於其含有的乳球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質。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奶業創新團隊負責人王加啟表示,判斷液態奶好壞的一個標准是糠氨酸,它是牛奶受熱過程中的副產物,糠氨酸含量越高,說明奶產品加工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或者運輸距離越遠。
科學研究顯示,生牛乳中糠氨酸含量最低,但是經過超高溫加熱之後,糠氨酸含量就會明顯上昇。例如,國產巴氏殺菌奶加熱後的副產物糠氨酸平均值為7.4mg/L,而進口巴氏殺菌奶加熱後產生的糠氨酸平均值高達31.8mg/L;國產高溫滅菌奶加熱後產生的糠氨酸平均值為160.1mg/L,進口高溫奶則達到了234.3mg/L。因此,可以說無論巴氏奶還是高溫滅菌奶產品,進口液態奶的營養價值均不如國產奶。一些消費者可能沒買到好產品,還多花了冤枉錢。
觀點
進口牛奶比中國好是消費誤區
高鴻賓在這次會上批評說,聽說某球星的愛人給自己的母親買德國牛奶,作為一種孝順和高端消費的表現,這是人們不了解中國牛奶的表現。超市裡進口液態奶部分保質期一年,這種牛奶叫『垃圾』。他還很無奈地說,有些消費者總認為國外的牛奶比中國好,這是消費誤區,並不是身份的象征。
高鴻賓表示,經歷了三聚氰胺事件之後,主管部門用英雄斷腕的決心,投入巨額檢測費用,目前我國奶業檢測是世界上最嚴格的,甚至說是最苛刻的。國家食藥監總局每年的檢測經費有4個多億,其中有一半用於食品,用於食品的一半資金是用於奶業的檢測,還不包括上游的檢測。『1億元用於奶業的檢測,沒有哪個國家、哪個歷史時期,有我們目前對奶業監管嚴格。』
據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牟靜君介紹說,2016年抽檢食品行業的275000個食品樣品,其中乳制品的抽查合格率達到99.6%。抽驗合格位於所有食品的前列。截至目前,2017年抽查了89家,224個批次的產品,所檢測的項目全部合格,合格率100%。我國前20名企業,質量水平已經好過國際知名的企業。
文並攝/本報記者藺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