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後 公立醫院靠什麼『過日子』?
2017-04-21 10:29: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分級診療纔是對大醫院的挑戰

  采訪中,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各大醫院對『取消藥品加成』這個當下改革的最大亮點早已做好了准備。相比之下,他們對此後分級診療的進一步推進有更多擔心。

  施秉銀算了一筆賬:『比如一個大醫院,如果按照一年營收30億元來算,藥品收入大概佔了12億元,利潤是1.8億元。這1.8億元中的90%要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進行彌補,也就是說我們要自己內部消化1800萬元,這1800萬元對於我們這樣的大醫院來講所佔比例不是太大。』

  分級診療則不同。按照國家規劃,今後90%的病人應在本地基層醫院就診。『假如病人數量大幅度下降,對我們非常致命。』施秉銀認為,所有的大醫院現在都該為未來做打算。比如西安交大一附院早早布局了30所基層托管醫院,這些醫院基本覆蓋了西安周邊的縣市,『這能保證我們將來有一定的患者資源。』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則把重點放在了『疑難危重病例』上,副院長呂富榮表示,他們的做法是把『大超市』做成『精品店』。去年,這家醫院拿出3000萬元,用於鼓勵各個科室收治疑難危重癥患者,『考核指標從原來的門診住院手術(臺次)這些總收入,調整為收治疑難危重癥患者的比例,比如外科強調100個病人當中收多少手術病人,這些手術病人當中三四級手術又佔了多少。』

  同時,『急慢分治』被放到了重要位置上考量。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分院去年新設了老年養護中心,其中增加了『慢病區』,去年一年接收轉診病人800個,這800人佔醫院病人總量的0.6%,但它卻佔了醫院6%以上的床位,『從難病、慢病角度切入,可以保證醫院平穩過渡。』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預測,未來,中國靠收治患者數量、靠薄利多銷的大醫院將整體轉型。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