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商務部印發《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打破了汽車行業『品牌授權』為代表的『4S店』壟斷銷售模式,廠家不得限制經銷商經營其他廠家商品,經銷商不必同時具備銷售和售後服務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一家店可以賣多種品牌的汽車,而賣車的店可以沒有售後和維修功能。

記著采訪了某汽車品牌4S店的總經理汪先生,他認為從經銷商的角度,新辦法並不會對目前的銷售體系產生重大影響。4S店體系發展了多年,經銷商也有了一定的投入,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已經漸漸養成。他表示,單一品牌授權放開之後,如果有機會未來也會考慮引入新的品牌。售後服務現在雖然不強制了,但是他認為如果單純的賣車或者單純的搞售後維修,優勢都不如目前4S店模式。
影響:縮小供應商話語權汽車電商或快速發展
多元化銷售模式並存,汽車流通性將更強。《新辦法》出臺之後,允許授權模式與非授權模式並存。通俗來講,就是廠家既可以賣車給總經銷商,也可以賣給授權經銷商,還可以賣給未授權經銷商,甚至是汽車電商,而這幾個主體之間又可以相互賣車。
銷售、售後分離,在普通修理店也能買到原廠配件。現在在4S店買車,有可能出現捆綁銷售,即必須要在該店保養纔能享受質保服務。隨著《新辦法》的出臺,這種捆綁現象將會大大減少,甚至有的店根本不會提供售後或者修理服務。另一方面,零配件的放開也會讓專業修車店獲得更大的市場,同時促進了汽修業的發展。
汽車電商或得到快速發展,汽車品牌之間競爭加劇。《新辦法》推進授權銷售與非授權銷售並行,實行多樣化銷售模式,為汽車電商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此前汽車電商雖有燎原之勢,但是礙於涉及到後續維修保養,一直只是在線上下單,實際上還是在線下成交。隨著《新辦法》的推出,消費者即使從網上購車,也不再擔心後續維修保養問題。對於經銷商來說,可以賣多個品牌的車型,可能會出現大家搶著要熱門品牌和車型,冷門品牌車型逐漸喪失市場,汽車品牌和車型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充分和白熱化。
專家解讀:未來4S店模式仍然會是行業主流
新華社資深專家張毅表示,新《辦法》與現行辦法相比,去掉了『品牌』二字,但仍然是品牌授權管理為主體。而這一汽車銷售模式是世界通用的,在中國依然是行之有效的。至於汽車電商、汽車大賣場、汽車超市等新業態,都是建立在4S店這一基礎上的。他認為,以4S店為標志的品牌授權經營模式可能仍是汽車銷售的主要業態之一。
『國家鼓勵發展共享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網絡,力圖加快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網絡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汽車流通模式創新。這是符合未來汽車業昇級轉型和建設產業強國的必由之線路。』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