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圖片
搜 索
15年造2000座模型 打開手機"推門而入"圓明園
2017-04-19 09:38:37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打開手機『推門而入』圓明園

  上下天光

  方壺勝境

  圓明園,萬園之園。可惜,1860年,英法聯軍一場大火,使盛景毀於一旦。今年是圓明園建園310周年,清華大學教授為圓明園送上厚禮。昨天上午,清華大學宣布,歷時15年,該校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帶領80餘位專業人員,利用數字技術使圓明園『重生』,大家通過一部手機,即可穿越康乾,暢游盛景。

  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始建於康熙年間,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朝百餘年建設,終成萬園之園。無奈,強盜火燒,今日已難親見盛景。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和80餘位專業人員,歷時15年,遍覽萬餘歷史檔案,拿出4000幅復原設計圖紙,借助數字技術,造出2000座數字建築模型,重現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此前,一些影視劇中,也曾出現過圓明園的景致,但在郭黛姮看來,真實度並不高。影視作品中的場景有的是根據乾陵四十景圖而來,並非完整原貌;有的則是想象虛構。今年已年過八旬的郭黛姮,是梁思成的弟子,她謹遵恩師的教誨,遵循『尊重歷史,力求真實』的原則復原圓明園。目前,復原景區已達全景的60%,一柱一梁,均忠於史料。

  令郭黛姮遺憾的是,由於史料缺失,再加上圓明園不少遺址被辦公用房或是學校佔用,難以進行考古,因此,一些景致的復原工作目前尚無法展開,未來將依據最新的考古成果,努力擴大數字復原的研究范圍。

  研究團隊從歷史、人文、建築技術、園林種植等方面開展基礎性研究,在勘查、測繪、研究已有考古發掘成果的基礎上挖掘史料,結合《圓明園內工則例》《內務府奏銷檔》《起居注》《穿戴檔》《御制詩》的記載,研究圓明園中各類人物及其活動特點,力圖重新發現圓明園的造園特點。據統計,團隊遍覽的歷史檔案達10000餘件。

  現在,只要打開手機,關注『數字圓明園』微信公眾號,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就能『穿越』至康乾,游覽圓明園。在公眾號中回復正大光明、海晏堂等關鍵詞,可身臨其境,360度游覽景區;周邊的建築,也可推門而入,遙想皇帝當年理政、游園之景。

  5月18日,中國園林博物館將展出『數字圓明園』相關成果。未來該團隊數字復原技術還將用於復原開封古城等景點。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