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生活消費
搜 索
先存錢後消費,預付式消費小心被『套』!
2017-04-19 10:13:4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關注焦點

   Q

  為何熱衷充值?

   A

  沈淀資金可用來錢生錢

  網約車、共享單車平臺為什麼熱衷於押金及充值模式?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站在互聯網的角度,未來共享單車一方面可以從用戶充值的押金、租金等方面獲取盈利;另一方面,還可以依靠其延伸服務獲取利潤,包括沈淀資金的投資等。除了這兩方面,所獲得的用戶數據更是無價的。

  而線下的企業同樣如此。廣東省消委會公益訴訟團副團長、廣東省法學會律師學研究會會長朱永平指出,先預付後消費的模式堪稱『空手套白狼』,小公司由於沈淀資金有限,只能作為公司日常開支;而如果沈淀資金夠大,很多企業都會進行較高收益的投資理財,以此賺取更多的錢。

  4月17日中午,易到創始人周航公開聲明,樂視挪用13億資金而造成易到資金鏈緊張,並要求樂視解決好易到的問題。17日晚,樂視聯合易到通過微博發表官方聲明,稱樂視從未挪用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任何資金,而且已投入40億資金及生態資源,支持易到發展。

  雖然樂視是否挪用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資金尚無定論,共享單車平臺至今也無一公布用押金、租金賺錢的計劃,但外界分析不少都將充值金作為它們的收入來源。因為押金理財,在很多行業都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按物權法規定,充值押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或其他孳息收入(比如購買理財產品或炒股等)都歸屬於單車平臺。

   Q

  預付款如何使用?

   A

  對充值的金融監管仍是盲區

  但是,朱永平指出,對於商家來說,這筆預付款如何使用,並未受到任何政府監管。同時,消費者對預付款如何使用也沒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目前國內對充值的金融監管仍是盲區。』盈燦諮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向廣州日報記者坦言,按用戶數來計算,平臺充值金額匯成數以億計的資金池,應該引起監管層關注。

  此前卡拉單車投資人能夠隨意劃走用戶押金暴露了共享單車押金使用缺乏監管,暗藏風險。

  記者了解到,央行、銀監部門以及地方金融局,均不管商業類企業收取的預付費。央行就表示,第三方多用途預付卡是央行監管范圍,商戶發行的單一用途預付卡不在監管范圍之內。

  商務部門相關人士則表示,企業有自主發卡權,商務部門只對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發卡企業進行備案管理,具體包括預付卡備案、資金存管、實名登記、非現金購買、限額發行等以備案管理為主要內容的管理事項。同時,品牌發卡企業、集團發卡企業和規模發卡企業分別按不少於預收資金餘額的40%、30%和20%的比例進行銀行資金存管或保證保險,每季度需要上報業務經營情況,其他發卡企業不需要繳納存管資金或保證保險,以企業自律為主。

  該人士表示,預付式消費確實存在監管不到位,如該備案卻不備案的企業,以及教育、旅游、健身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並不納入備案企業,也就是沒人管。部分企業不需要繳納存管資金或保證保險,同樣也留下了隱患。『實際上,即便繳納了存管資金或保證保險,也不等於購買無風險。』該人士說。

  專家建議

  要提高風險意識

  勿充值太多資金

  『目前,這一塊確實出現監管空白。』朱永平指出,但是,與非法吸儲不同,商戶收取預付款是一種合法的民事行為,除非是卷款跑路。而非法吸儲是指不具有吸收存款資格的個人或單位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用於進行貨幣、資本的經營(如發放貸款),並向公眾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一種擾亂金融秩序的犯罪行為。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趙佔領律師則對可能引發的風險頗為擔懮: 『互聯網時代,很多平臺擁有大量用戶、涉及多個城市,一旦發生平臺將大量資金挪作他用、投資失敗或無法及時抽回資金等情況,將面臨退還兌現危機,容易產生群體性維權事件發生。』

  針對目前預付款模式泛濫的情況,朱永平主張,雖然不違法,但是預付式消費也是沒必要的,國家有關部門應出臺相關規定,禁止商業類公司在未獲得允許的情況下,吸取公眾預付款進行商業活動。一旦違法,則進行處罰,以此減少對經濟秩序的破壞。

  另有大型連鎖零售企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對於發卡商家資質、規模、實力沒有限制,商家隨意發卡,管理部門難以監管;另外,對於預付卡亂象的處罰力度太小,商家違法成本太低,纔導致卷款跑路事件頻繁發生。該人士建議,有關部門也可加強合作,借鑒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管理,對商戶的預付式消費進行管理。

  中消協方面在3·15前夕也針對預付式消費建議,有關部門要加快修訂和完善相關預付卡及預付式消費的法律規定,建議商務、工商和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相關備案工作的銜接與配合,積極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或行業保證金制度等資金監管方式。

  而在規定尚未完善之前,朱永平提醒消費者要提高風險意識,盡量不要充值太多資金,而且選擇有實力的商家進行預付款。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