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生活消費
搜 索
先存錢後消費,預付式消費小心被『套』!
2017-04-19 10:13:4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先存錢後消費』的商業預付式消費引發熱議專家建議加強監管

  圖/新華社

  近日,易到資金是否被挪用陷入了羅生門,不少消費者對易到賬戶裡的充值還能否繼續使用或者退回甚是擔懮。而實際上,如今,像這樣『先存錢,後消費』的商業預付式消費,正『佔領』著大批市民的錢包,而遭遇預付式消費的糾紛也一直不斷。法律專家表示,與金融企業受到監管部門嚴格看管不同,商業類公司預付式消費模式確實存在監控不到位。

  有專家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出臺規定,禁止商業類公司在未獲得政府允許的情況下吸取公眾預付款進行商業活動的行為,以減少經濟秩序的破壞。

  案例1

  貪便宜『充值返現』

  被高峰溢價『反蝕』

  許多乘客反映被網約車賬戶裡的充值『綁架』了。『春節前易到搞活動充值返現,我充了兩萬塊,加上返現一共三萬二,本以為能用好幾年,可現在我恨不得刪了這個App……』陳先生給記者展示當時的充值優惠和他的用車記錄:從今年2月以來只用了4次。『每天從早到晚,無論什麼時候用車,都顯示目前是高峰、需要加價,加價幅度從0.5倍到1.8倍不等,這點優惠被吞回去不說,大多數時候即使我願意加價、願意等車,也根本沒司機接單。』

  『如果網約車企業挪用資金,充值退不回來怎麼辦?』陳先生表示擔懮。

  怒刪網約車App的『僵屍戶』還真不少。記者走訪中,不少約車族都放棄了當初的高額充值,即使乾吃啞巴虧也不願越陷越深。

  甚至有用戶自稱摸清了其中的門道:『在我賬戶裡還有充值金的三分之一左右時,這家平臺就開始瘋狂發短信,催我參加新的優惠活動。所以我勸周圍的朋友,千萬不要抱「餘額用完了再刪」的想法,因為當你餘額不多時,後臺就會把你自動視為用車活躍用戶,會頻繁地推送新的促銷信息。而只要你手機綁定了網約車平臺,你的家庭住址、出行偏好等等都在平臺掌握之中了,真是防不勝防。』

  案例2

  一口氣投入過千元

  夠買好幾輛自行車

  無獨有偶,在經歷了前期融資以及大規模投放後,各共享單車品牌紛紛打出充值返現、免費日等活動。甚至到晚上11點了,還有用戶收到短信,被告知明天可以免費騎共享單車。

  面對種種補貼,不少市民心動了。

  市民王小姐為自己和家人方便『隨手就騎』,她一口氣下載了摩拜、ofo、小鳴、小藍4個共享單車App。『下載App交完押金和騎行費,我嚇了一跳!』王小姐說,摩拜單車押金299元、ofo99元、小鳴單車199元、小藍單車99元……每個App充值騎行費100元,她的共享單車賬單一下子超過千元。

  白領劉先生告訴廣州日報記者,他近日在摩拜App上充值了400元,加上返送,賬戶上有800多元,按照一小時0.5元收費,可以騎行1600小時,如果每天騎一小時,可以騎四年多。

  『一算嚇一跳,四年後還不知道這個平臺在不在呢!』劉先生說。

  案例3

  市民吐槽一年遭遇

  兩次預付款打水漂

  而實際上,這種先充值再消費的模式在線下商家早已泛濫,包括餐飲店、水果店、健身房、美容店、美發店、洗車店等各行各業,都廣泛使用這一模式。但同時,中消協提供的數據顯示,從近幾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涉及『預付式消費』投訴情況來看,預付式消費投訴呈上昇趨勢,而解決率相對較低,成為當前消費維權的熱點和難點。

  市民李小姐就向記者抱怨道,曾在一年內遭遇了兩家店鋪卷款跑路,幾千元的充值款全都打水漂。

  據介紹,李小姐遭遇的其中一家是大型水果連鎖店,由於充值越多返現越多,而且想著是連鎖店,老板實力雄厚,就充了2000元,加上返現1500元,共3500元。結果光顧了不到五次,只花了1000多元,水果店老板就跑路了,卡裡的2000多元打了水漂。

  李小姐遭遇的另一家是小區附近的健身房。『不是大型連鎖店,但就是圖近,我就充了3000多元,結果去了兩次健身房,第三次去到就發現店面一片狼藉,健身器材也都搬空了,更不見原來的員工。問了商場物業,物業竟稱租金都追不回了。』李小姐介紹說。

  不過,由於金額也不是很大,李小姐都沒有報警,只能自認倒霉。李小姐表示,很反感這種模式,商家往往通過抬高原價,並通過高額返現或者低折優惠引誘消費者預付款,讓消費者明明知道有風險還是心存僥幸地進行預付。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