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4月18日電 推進『互聯網+』,更重要的是要給社會一種發展的信心。新華網四川頻道通過采訪發現,在四川,這種信心,無論是在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企業供給面,還是在提昇老百姓生活獲得感的需求面,都處處有體現。
在成都郫都區菁蓉鎮,與『滴滴打車』相類似,一種叫『嗒嗒配貨』的一站式互聯網出行平臺正在不斷發展壯大。與前者的目標瞄准人群不同,後者的客戶匹配的是貨物。『我們搭建的是找車、找貨的「互聯網+城際」物流模式。』嗒嗒配車負責人李娜介紹,面對物流行業司機找不到貨、貨主找不到車的信息不對稱現狀,『嗒嗒配貨』借鑒『滴滴模式』,采用智能匹配、系統調度、動態調整的核心處理技術,讓空車、順風車高效運營,降低空駛率,增加司機收益。而且,『嗒嗒配貨』去中間化,讓司機和貨主直接交貨,降低物流成本。
『貨車司機跑空單、空載返程,另一方面貨主中短程物流想搭「順風車」』,李娜說,嗒嗒的定位正好解決了貨車司機和貨主的『痛點』,平臺系統對接資源,貨車師傅、貨主和平臺實現『共贏』。
利用『互聯網+』,讓貨車司機與貨主實現更有效的對接,『嗒嗒配貨』為實現物流經濟的提質增效注入了新動能。這便是『互聯網+』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

成都金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利用『大數據』打造健康成都醫療平臺。
無獨有偶,在成都市高新區,成都金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利用『大數據』為創新提供支橕。新華網四川頻道了解到,該公司主要致力於包括醫療健康等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及運營服務。其打造的『健康成都』平臺2016年底已承載13家第三方醫療健康應用並融合11家成都市級醫院資源,覆蓋22萬市民,累計提供超過15萬次服務。2017年『健康成都』平臺運行已被成都市政府正式納入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預計到2019年底,平臺將實現成都全市覆蓋,為超過400萬居民提供醫療健康服務。
借力『互聯網+』,貧困地區老百姓的脫貧渠道也在拓寬。2017年3月,四川省丹棱縣舉辦了第四屆『不知火』桔橙節,與往年不同,這一屆節日是在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舉辦,開啟了『互聯網+丹棱特產』營銷模式。結合線上,還將在蘇寧雲商南京、武漢、深圳等實體門店進行線下推廣,打造『蘇寧雲商??丹棱地方特色館』,讓丹棱不知火從線下『火』到網上。

利用『互聯網+』,丹棱縣『不知火』臍橙打響了品牌。
直擊扶貧痛點,由中國電信四川公司打造的本土最大電子商務平臺——天虎雲商以其廣泛的電商試點和因地制宜的方法成為了四川精准扶貧的『代言人』。它依托中國電信先進的大數據、雲計算技術,通過成千上萬個線上線下合作網點互動產生的數據,為合作客戶提供從產品展示、營銷、訂購到支付、物流配送和售後服務的全程電商應用服務。這就是所謂的『電商企業+資本+專合組織+農戶』的閉環精准扶貧模式,打通了最初始的『農戶』到『電商企業』的產業鏈條,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卓有成效地把瀘州敘永縣月明村的農副產品品牌推向了全國。
『互聯網+』,不僅讓四川人民的生活更便利、美好,更已成為四川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新的發展引擎。可以看到,在四川的『十三五』規劃中有這樣對互聯網經濟的擘畫:實施『互聯網+』制造試點示范,大力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實施『全企入網、全民觸網、電商示范』三大工程。一年的時間過去,這些當初的謀劃已在現實中落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