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4·19』講話一周年特稿】
走上『互聯網+旅游』精准脫貧快速路
——從張家界基層采訪見聞看網信事業新成就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登陸景區官方網站,提前進行實名制預約,使用身份證即可直通門禁,方便、快捷。』讓來自海南的游客方林感到意外的是,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景區以及周邊許多原生態民宿內,可以讓游客通過一部手機暢游。
張家界大峽谷景區位於三官寺土家族鄉,毗鄰永定城區和武陵源核心景區。因為地處偏遠,群山環繞,這裡周邊地區經濟落後,人均耕地僅0.6畝。
不僅是電子門票、門禁系統功能完善,大峽谷景區還全面完善了智能化監控系統。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應用,可以實時掌握進出通道和橋面上游客量,合理調整放行時段,提昇了游覽舒適度。

游客通過一部手機暢游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景區(記者李政葳/攝)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提到,可以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
『全域旅游』『產業融合』『旅游扶貧』。伴隨著『互聯網+』不斷深入,『一座玻璃橋』產生的蝴蝶效應逐漸明顯,當地探索出了一條『依托核心景區,開發特色產品,打造精品線路,建設美麗鄉村,實現脫貧致富』的新思路。這裡,也成張家界家市『互聯網+旅游』助力精准脫貧的生動案例。
促進鄉村旅游的資源共享和利用,打造全面開放的『旅游+』平臺。三官寺土家族鄉羅潭村的貧困戶胡明初以前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可以在『家門口就業』。他們工作的『禾田居山谷』生態農莊與大峽谷景區逐漸形成了旅游產業鏈,農莊不僅有洞穴餐廳、集裝箱客棧、帳篷營地等吃住項目,還有別出心裁的打?粑、推石磨等民俗項目。這些項目全部都可以通過網上預訂。
在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和『禾田居山谷』生態農莊附近,一片在建的汽車酒店頗為引人注目。慈利縣委副書記舒洪波告訴記者,這家酒店沒有大堂和服務人員,游客通過手機App掃碼下單,可以直接預定房間;游客到達酒店後,同樣可以通過手機驗證通過門禁、車庫自助功能,並直接入住客房。
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69.1%,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33.1%。近年來,慈利縣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飛速發展,該縣共有移動通信基站897個,LTE宏站726個,共享基站328個,網絡覆蓋率達到91.19%。
不僅是『互聯網+旅游』風生水起,慈利縣大山裡的越來越多農民通過電子商務脫貧致富。慈利扶貧辦和慈利郵政在2016年共同建立電商扶貧村站點37個,開辦貧困戶網點10個(微店),網店站點通過微信、微店、QQ、郵政郵掌櫃系統等線上平臺銷售農戶各種農產品,幫助農戶走出農產品賣難困境,帶動農民經濟水平,互幫互利,實行共贏模式。

『智慧旅游』為武陵源區帶來新活力(記者李政葳/攝)
『一根網線』給旅游帶來的巨大變化,在張家界武陵源區表現得同樣明顯。通過『武陵源智慧旅游』建設,當地將逐步建設完成景區綜合信息應用平臺、景區『安導通』導覽服務平臺、景區氣象服務平臺、武陵源旅游官方網站服務平臺、武陵源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等5個統一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務平臺。同時,當地還集成已有的信息化管理、數字武陵源、部門智能服務和智能監控等資源,對各類數據進行萃取、融合,建立武陵源旅游信息數據庫,構建武陵源智慧旅游雲數據中心。實現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營銷和游客便捷的智能化信息反饋。
微信營銷,成為時下最熱門的新型營銷方式之一。在武陵源風景區,微信營銷旅游也成了依托網絡平臺拓展智慧旅游的重要途徑。『張家界旅游』官方微信運營人員說,武陵源區旅游局專門成立了旅游網絡營銷中心,針對『粉絲』『微友』的要求日趨多元化,增加了張家界相關景區介紹、線路推薦、旅游攻略等元素,讓游客在武陵源實現精細化旅游,廣大游客在游覽核心景區的同時,對武陵源的鄉村文化,農家樂,當地特產有了更為深刻地了解。
從游客的旅游體驗,到旅游企業的營銷方式,再到政府部門的旅游管理,互聯網的力量已經滲透在旅游的方方面面。伴隨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張家界勾勒出『互聯網+旅游』助力精准脫貧的『新樣本』,也展示著網信事業發展取得的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