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習近平『4·19講話』呈現互聯網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2017-04-18 14:32: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方案』從四大方面發力:結合自身推進互聯網全球治理

  2014年召開的G20布裡斯班峰會發布的公報,首次提出了呼吁各國加強網絡安全合作的建議。2015年安塔利亞峰會的公報,首次涉及到了有關互聯網安全與治理的議題。2016年召開的G20杭州峰會上,與會各國則一致通過了《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這份倡議在2015年公報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首次提出利用互聯網經濟推動各國協同發展的理念,主張G20國家基於『創新、伙伴關系、協同、靈活、包容』等理念展開建設性對話以縮小分歧,並建立一種『多利益攸關方』的互聯網治理模式,以協調成員國之間在互聯網領域的爭議,由此推動經濟增長和信息流動的安全。由此,在G20框架下以『共生共榮、共享共治』為核心的互聯網全球治理模式初見端倪。

  作為開展有效對話的平臺,G20在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前提下能夠推進互聯網全球治理的機制和模式創新,從而在打造與夯實全球信息傳播新秩序的進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無論是ICANN的『去美國化』,還是『金磚國家海底電纜』的鋪設,都為在G20框架下開展互聯網全球治理的合作和協商鋪平了道路,中國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在這一進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是彌合數字鴻溝。G20杭州峰會公報上明確提出,『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數字機會開放式接入互聯網』。通過『連接2020』(Connect 2020)等項目的推動,2020年前在全球范圍內新增15億互聯網用戶,享受同等優質的互聯網服務。中國將按照『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構想加快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促進與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以此不斷縮小不同國家、地區、人群間的『信息鴻溝』和『數字鴻溝』,打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後一公裡』。

  其次是推動數字經濟。面對方興未艾的互聯網經濟,G20成員國在多個不同場合都提出促進電子商務的合作,特別是促進電子商務跨境貿易的便利化。在杭州峰會上提出的『創新增長藍圖』中,數字經濟首次被作為核心領域之一加以強調。中國正在實施『互聯網+』國家戰略,這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相輔相成,借力『一帶一路』的全面推進和『亞投行』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起遍布全球的電子商務系統——即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互聯網市場』。

  再次是保障網絡安全。如同恐怖主義對現實世界的威脅一樣,黑客盜取商業機密和個人隱私信息也對互聯網的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由於互聯網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界』,大量跨國網絡犯罪很難得到有效治理。G20成員國通過加強彼此的合作解決網絡空間中的安全隱患和漏洞,並且制定出以風險控制為導向的網絡安全標准,以此作為指導各國進行網絡安全管理的實踐指南。

  最後是強調包容發展。《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包容性發展』。倡議中提出鼓勵成員『根據各自的發展情況、歷史文化傳統、國家法律體系和國家發展戰略來規劃發展道路』。這就意味著G20框架下的互聯網全球治理將超越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南方與北方、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二元對立的困境,以更為平等和開放、參與度更高的『互聯網思維』重構全球傳播新秩序,徹底改變某種力量單邊控制互聯網的傳統格局,強調尊重各國的實際情況,包容不同的發展模式。

  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波譎雲詭的今天,在以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大選為標志的『新自由主義』土崩瓦解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接受務實高效的互聯網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就網信事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為制定和實施『中國方案』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2017年3月1日,外交部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同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這標志著由中國主導的、在G20等新型框架下開展的互聯網全球治理創新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可以預見到的是,『中國方案』強調多邊合作與對話協商,注重公平合理與共同治理,必將在構建全球傳播新秩序的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習近平419講話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