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網信事業新成就】以人民的名義 共創『互聯網+ 』時代新發展
2017-04-18 11:06:35 來源: 中國西藏網  作者:吳建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默個人供圖

  中國西藏網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產自海拔4000多米草原上的?牛肉,通過「互聯網+ 」經營模式實現精品銷售,半個月時間就能通過政府統一收購3800多頭?牛,每斤投入到市場中的?牛肉都會進行編號,有「身份證」。這一舉措不僅緩解了供需矛盾,幫助牧民致富,還解決了草畜矛盾,促進草原生態平衡。』談到『互聯網+ 』對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變化,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默隨口就能說出自己在基層調研中發現的典型案例。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7.31億,其中手機網民6.95億,佔比達到95.1%,增長率連續3年超過10%。到2020年底,西藏將實現互聯網用戶普及率達到85%,固定寬帶接入用戶超過34萬戶。

  陳默說,雖然西藏固定寬帶用戶比例還不是很高,但是手機網民的規模還是很大的。2016年到日喀則市調研時,他發現,作為連片貧困最嚴重地區之一的南木林縣,每個家庭都能有兩部以上的手機,年輕人基本能夠保證每人至少一部手機,無論是獲取信息還是購物,都非常便利。

  △一名女士在VR體驗區戴上VR眼鏡體驗西藏美景。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2016年底在拉薩正式上線運營的西藏錦繡商品交易中心,采用「大宗商品交易+網上商城+現代物流+實體體驗店」的商業模式,使西藏大宗商品交易進入「互聯網+ 」時代,有了這樣的「網上天路」,西藏的特色優勢資源再也不愁難以走出高原。』陳默說:『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西藏物流系統相比內地而言建得比較慢,為此,國家在那曲建立了一個很大的物流集散中心,這對整個牧區的畜產品互聯網貿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與『互聯網+電商』相比,陳默說自己對『互聯網+醫療』和『互聯網+教育』的體會更加深刻。他從2010年開始在西藏的鄉村基層進行的大規模調研主要集中在醫療和教育方面,感覺到這也是最能凸顯西藏互聯網發展成就的兩個領域。例如,西藏自治區自2014年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同時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經過平臺的整合,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西藏教育資源的不足,大力推動了各類遠程教育,特別是西藏職業教育的發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網信事業新成就

【專題】習近平419講話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