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實際需求
在去年9月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上,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東盟是中國落實『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和優先方向。中國與東盟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既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基礎,又有中國—東盟對話合作20多年來打下的堅實基礎,更有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實際需求。
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與東盟國家自身發展規劃,如越南的『兩廊一圈』、柬埔寨的『四角戰略』,對接更加深入。中國連續12年成為越南最大貿易伙伴,2016年以來,越中雙邊貿易總量迅速增長。柬埔寨商務部部長班守薩說,目前,中國是柬埔寨最大貿易伙伴和外資來源國,雙方在經貿投資、互聯互通、能源資源等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拓展,機場、港口、公路等一批基建項目陸續推進。
『一帶一路』給中國和東盟國家帶來的發展機遇是相互的。中國企業投資東盟、布局東盟,不僅帶動當地就業和經濟增長,同時也幫助中國企業建立健全本地區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提昇中國和東盟國家在全球產業布局中的地位。
2016年12月28日,馬來西亞中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總成車間內,安邦項目最後一節列車按照計劃成功落車,該公司年組裝落車突破100節大關,這也標志著該公司生產制造能力再上新臺階。
《菲律賓星報》專欄作家李天榮告訴本報記者,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技術、制造業等領域具備優勢,菲律賓可以從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中受益。
『中國企業來到泰國,豐富了產業鏈和供應鏈,增強了兩國經濟的黏合度,尤其是我們園區的汽配業。』徐根羅說,中國汽車生產廠家投資泰國,實際上也是在為中國汽車整機廠赴泰投資打產業鏈上的前陣,為未來中國汽車品牌投資泰國逐漸形成商業生態圈做准備。
『一帶一路』建設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正在東南亞地區生根發芽,內涵不斷豐富。過去兩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創建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自貿區昇級談判全面結束。柬埔寨金邊王家大學國際研究系主任尼克·佔達利認為,瀾湄合作是帶領區域發展前進的新的合作機制,已經成為南南合作實踐的典范,為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處理共享資源樹立了樣板。中國與東盟國家在電子商務、金融、中醫藥『走出去』等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不錯成績。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帶一路』已成為迄今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國際合作平臺。中國與東盟本就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期待後勁十足的『一帶一路』建設繼續發力,續寫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的新篇章。
(本報曼谷4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