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轉型昇級受制約
為了改變技術工人難求的局面,一些地方依托職業院校積極開展探索。
正在籌建中的杭州蕭山技師學院創新『一體兩翼多平臺』的多元辦學模式,探索以培養五年制『高級技工+大專學歷』和六年制『技師+本科學歷』的技術技能型人纔為主,同時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的全日制學生培養體系。在此基礎上,學院還在構建『高技能+高學歷』的成人高等教育和在職人員技能培訓完整體系。學生在實習期間就被新松機器人、南車集團、萬向集團等知名企業一搶而空。
杭州蕭山技師學院院長許紅平表示,職業學校教育要轉變觀念,打造『三位一體』,即人品高尚人脈豐富、專業理論基礎紮實、專業操作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纔。經歷一線鍛煉後,他們能夠成為企業技術骨乾、班組長、廠長甚至總經理,照樣能過上幸福體面的生活。
在上個畢業季學期還未結束時,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食品工程系的324名大二學生就被國內大型食品企業提前搶訂一空,陸續進入企業帶薪頂崗實習。該系主任姜旭德介紹,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聯合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大型乳品企業,在全國首創了校、研、企『1+1+1』的人纔培養模式。學院把專業基礎和專業技能教育前置到第一學年,樓上是教室,樓下就是車間,把車間變為課堂,師生親手操作,加強理解。
當前,轉型昇級、提高競爭力是我國整個制造行業面臨的重要任務。盡管職業院校有不少人纔培養的嘗試,但總體看,受制於技工短缺,部分企業技術水平的提昇還沒有轉化為產品及生產力,致使轉型昇級步伐遲緩。
李守鎮透露,由於產業工人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不高,我國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當於美國的7.4%。以2015年為例,我國單位勞動產出7318美元,世界平均水平為18487美元,而美國是98990美元。一名美國工人創造的財富相當於13個中國工人創造的財富,這成為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盡管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推進職業教育發展,但仍然跟不上產業昇級對高技能人纔隊伍的需求。』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汽車裝調首席技師趙郁坦言,高技能人纔短缺依然是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制約更多世界一流水平『中國品牌』的形成,以及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的實現。
他表示,一段時間以來,企業很難招到適合自身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職業院校畢業生,很多畢業生工作後還需要企業進行重新培養、培訓,也直接影響到一線員工的薪酬待遇以及晉昇空間,導致整體員工隊伍難以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