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央環保督察組對7省市『督』出了哪些大問題?——透視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情況反饋
2017-04-15 06:45:46 來源:新華社  作者:高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 題:中央環保督察組對7省市『督』出了哪些大問題?——透視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情況反饋

  隨著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14日向湖北省委、省政府進行督察反饋,第二批對7省市的督察情況已全部向社會公開。

  2016年11月底至12月底,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北京、上海、重慶、湖北、廣東、甘肅、陝西等7省市,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督察。這一次督察組又給7省市開出了哪些問題清單?

  7省市邊督邊改,已問責3100餘人

  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從2015年底對河北省進行試點起,中央環保督察組每到一處,都在當地掀起了一場綠色風暴。

  在進駐期間,督察組開通舉報通道,受理群眾舉報的環境問題。按照邊督邊改要求,各地嚴查嚴處群眾舉報案件,並向社會公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底,7省市共受理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的群眾環境問題舉報超過1.5萬件,已基本辦結。

  其中,廣東省受理的群眾舉報數量最多,達4350件,責令整改單位企業數量達到6248家。陝西省受理的舉報數量最少,為1309件。

  7省市問責總數超過3100人。其中,陝西省問責人數最多,達938人。其餘6省市依次為甘肅問責836人,廣東問責684人,湖北問責522人,上海問責56人,北京問責45人,重慶問責40人。

  此外,7省市共計約談4600餘人,拘留265人。

  地方領導乾部環保認識不到位,考核問責流於形式

  生態環境治理得好不好、能不能上馬污染企業,地方黨委政府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情況,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情況成為督察的重要內容。

  記者梳理7個省市的督察意見發現,督察組對地方領導乾部環保認識進行了濃墨重彩的強調。

  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觀念在一些地方仍然根深蒂固。2013年修訂的《甘肅省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審批管理辦法》,允許在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開采礦產,違背礦產資源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等上位法的規定,導致部分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采礦問題突出。陝西省渭南市2015年還要求除稅務和安全生產外,其他部門不得對工業園區內企業進行檢查,嚴重阻礙環境執法工作。

  還有一些地方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仍顯被動。如在北京,督察組明確指出,北京市的部分基層領導乾部在思想認識上習慣把環境問題歸咎於客觀原因,談及大氣污染就強調區域外來輸入,談到水污染就強調水資源不足,對主觀原因和自身工作問題認識不足,一些部門履職不到位,北京市國土資源局違反相關規定,為北京哲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采礦許可證延期。

  環保壓力傳導層層遞減,一些地方的考核形同虛設。督察組指出,重慶市雖然建立相對完善的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體系和落實機制,但2015年度綜合考核中,有些考核結果出現31個區縣得分幾近相同情況。督察組下沈督察的8個區(縣),7個未將環保考核結果作為乾部選拔任用的依據。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