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國家總目標與地方積極性』
立體格局釋放巨大潛力
長遠的發展戰略,離不開階段性的規劃與總結。2016年8月,習近平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進一步提出8項要求。從統一思想到統籌落實,從金融創新到人文合作,從話語體系建設到安全保障,面面俱到。『要以釘釘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帶一路」建設推向前進,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3年多來,願景規劃一步步展開、建設成果一筆筆繪就:『一帶一路』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決定,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並列為中國三大發展戰略。2014年中國通過了『一帶一路』建設戰略規劃,2015年發布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2016年3月,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其中專門一章。
『一帶一路』的建設,同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交相輝映,帶動了中國更強勁發展。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漸次展開。
『「一帶一路」建設為重慶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重慶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東部的重要載體。』2016年1月,習近平在重慶調研時說道。
助力當地企業走出去,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重慶的重點在於健全公鐵水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自『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重慶重點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進行布局,航空、公路、鐵路、水運等運輸方式共同發展,不斷完善交通運輸網絡密集度,基本搭建起了重慶至歐洲、北美、東亞、西亞等較為完善的運輸網絡。
與重慶不同,作為對外開放的排頭兵——上海,一直以來都處在中國發展的最前沿。2017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努力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成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
上海市商務委的統計表明,同期上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5500億元,同比增速更高,達2.9%。上海已與新加坡、捷克等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重要的經貿結點城市前茅了經貿合作備忘錄,並在貿易、金融、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與沿線92家商會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貿易商聯盟。
『「一帶一路」建設既要確立國家總體目標,也要發揮地方積極性。地方的規劃和目標要符合國家總體目標,服從大局和全局。』習近平在2016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著眼於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可以把廣大的西部地區從開放的末梢變成開放的前沿,形成東部與西部兩翼齊飛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一帶一路』源於中國而屬於世界。今年3月28日,『一帶一路』百人論壇與商務印書館聯合發布的《『一帶一路』年度報告》認為,今年中國將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2017年中國主場外交的重頭戲,是中國為提振世界經濟采取的戰略舉措。這可能標志著『一帶一路』建設將從搭建框架為主的1.0版階段,進入優化昇級為主的2.0版階段。
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矚目5月北京之約,期待轉化時空的『一帶一路』建設迎來新起航,期待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煥發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