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男性角色,不少觀眾認為,劇中女性角色設定浮於表面、模式化,『比如陸亦可就是沈不住氣的傻大妞,林華華是天天嚷著不想加班想去談戀愛的傻白甜。』
專家觀點
重要是拍了什麼而不是怎麼拍
雖然就敘事、剪輯、對話和導演功力上來看,《人民的名義》疏漏不少,但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杜駿飛直言:『誰在乎呢?重要的是它拍了什麼,而不是怎麼拍,反腐劇現在重現熒屏,已經是政策的勝利了。』自稱此前只看《動物世界》的他,坦言自己坐下來看《人民的名義》,是因為這部劇『真的在反映社會現實,直擊國家治理的痛點,是真正的作品』。而談及當今的電視劇市場,他有些激動,『天天演宮斗、玄幻、帝王、穿越,從不睜眼看社會生活,一個比一個怯懦;還有胡編亂造的抗日,假模假式的奢華,毫無藝術家的良知。』
《人民的名義》能有如今的熱度,導演李路用『接地氣、講真話』六個字來簡單概括。他認為,這部劇所表達的正是百姓和觀眾想要表達,卻未曾講出來的內容,『恰好在對的時間點,我們講述了這個故事,塑造了這些人物,說的一些臺詞,正好也吻合了觀眾的所思所想。』
而在電視劇開播前,該劇的一大賣點即是『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當時編劇周梅森提到,劇中的貪官涉及副國級,這在此前的反腐劇中前所未有。對於這部劇的『尺度』,杜駿飛有自己的看法,『我們說的尺度大小,可不是論揭露腐敗官員的級別大小,而是要看立意,是捨本逐末還是正本清源?如果停留在好看、精彩、驚悚上,那不叫尺度大,那叫雷聲大。』在他看來,這部劇的尺度跟現實的生活比,並不超前,『從中央反腐倡廉的決心和力度看,這部戲是拍了刮骨療毒,還沒拍出壯士斷腕。』
延伸話題
年輕觀眾賦予這部劇更多涵義
希望《人民的名義》抓住年輕觀眾的心,李路想過許多種可能性,但絕沒想到這部正劇中的幾位主角成了年輕觀眾口中的『漢東男子天團』。纔華橫溢的年輕網友對《人民的名義》的各種『二次創作』賦予了這部劇更多涵義,從而使這部劇煥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活力和傳播力。
清明假期過後,『達康書記』吳剛有了個洋氣的英文名字叫『darkcom』,有關『達康書記』的表情包,更是在朋友圈刷屏。劇中的高育良、祁同偉、沙瑞金、侯亮平等人物也在各自『圈粉』。年輕網友還煞有介事地將劇中關系親密的兩個人物分別兩兩組合,在社交平臺成為火爆話題。
李達康在劇中是一個一心只為GDP、沒有生活樂趣、霸道甚至不講規矩的領導,但不少90後、00後年輕人卻可以跳脫電視劇原來的人設:『達康書記』一心撲在工作上,導致妻子歐陽菁只能看一些瑪麗蘇劇聊以自慰,李達康的霸道也同時顯出他的孤獨,無形中激起年輕觀眾的保護欲。
這樣的現象,在影視評論人楊文山眼裡,是典型的『正劇萌化』,『年輕觀眾不再用一種苦大仇深、正襟危坐的姿態去欣賞正劇,相反,他們用一種輕盈的方式來挖掘劇中的一些「萌點」,通過再創造形成一種次生解讀文本,而表情包、剪輯視頻、CP都是最流行的「萌化」手段。』他也表示,以往的主旋律電視劇,多少會產生官方輿論場和民間輿論場之間的分裂,在《人民的名義》傳播過程中,代表官方的主流文化和代表民間青少年的亞文化實現了合流,兩個輿論場產生了熱烈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