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實踐十三號成功發射 三年內飛機高鐵可實現高速上網
2017-04-13 09:09:32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葉樂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衛星信號將成為個人隨身wifi

  我國有超過6000萬人參與徒步、登山、越野、騎行、海釣、自駕游等戶外項目,但因為戶外地區通信信號差甚至完全沒有信號,每月有近千起迷路或失聯事件發生。更重要的是,當發生地震、水災、海嘯等緊急突發事件時,一旦地面固定和移動通信業務發生損毀或癱瘓,就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系,不能及時、快速、准確地傳遞災情信息,導致不可挽回的生命或財產損失。

  這些問題都是由於地面移動網絡無法實現全面覆蓋造成。實踐十三號衛星工程總師劉方表示,通信衛星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最直觀的感受是,原來都是服務於廣播電視、骨乾網政府用戶、企業用戶、大用戶,現在可以服務於普通的個人用戶,比如隨身帶著wifi的轉接器,就可以把衛星信號變為wifi。』

  另外,許多乘坐過飛機、高鐵的人,都曾為無法便捷上網苦惱,這主要是因為移動網絡跨越區域切換過於頻繁,服務無法跟上。實踐十三號采用了天地一體化設計理念,其中一項重要業務就是提供高速『動中通』,通過多波束無縫切換配合機載、車載或船載終端的自動跟蹤捕獲功能,可以為航空、航運、鐵路等各類交通工具上的數以萬計乘客徹底改善上網體驗。用戶終端可方便快速地接入網絡,下載和回傳速率最高分別達到150Mbps和12Mbps,真正實現衛星通信的寬帶應用。據了解,隨著『機載衛星直播廣播電視接收與服務系統』的研發成功,預計在3年內,我國的2000多架民航客機、3000多輛高速列車和數萬艘輪船,可隨時隨地實現高速上網。

  我國電信服務將轉向全球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使用的通信衛星均是從國外進口。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國已形成固定通信廣播、移動通信、數據中繼等衛星通信技術服務體系,在軌民(商)通信衛星16顆,轉發器總數量達273個,構建了北京、香港、喀什三地互聯互通的衛星測控和業務監測網絡,建成了連接南亞、非洲、歐洲和美洲的衛星電信港,基本形成了全球化的衛星通信服務能力。

  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介紹,我國衛星通信服務業發展十分迅猛,全國直播衛星開通用戶已超過7000萬戶。在國際上,我國衛星通信業務也拓展至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在全球衛星固定服務運營商中的綜合排名已躍昇至第六位,市場影響力大幅提昇。

  按計劃,我國還將新增22顆通信廣播衛星,其中全新研制的通信衛星有5顆,包括L移動多媒體廣播衛星、大容量寬帶通信衛星、超大容量寬帶通信衛星、高承載比寬帶通信衛星、全球移動通信星座科研星等。多顆衛星在軌後,將推動我國電信服務網絡向全球服務的轉型昇級。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