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實踐十三號成功發射 三年內飛機高鐵可實現高速上網
2017-04-13 09:09:32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葉樂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實踐十三號成功發射 三年內飛機高鐵可實現高速上網

  4月12日19時04分,我國實踐十三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新華社發(葉樂峰攝)

  昨天19時04分,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衛星由長征三號B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昇空,這也是我國首次基於Ka頻段多波束寬帶通信系統的全新通信衛星。

  實踐十三號衛星最高通信總容量超過了之前我國所有研制的通信衛星容量的總和,將帶動我國衛星通訊技術的飛昇。未來三年,我國將利用高通量通信衛星組成高寬帶移動通信系統覆蓋大部分地區和近海海域,在飛機機艙內、高速運行的高鐵上,甚至偏遠的山區,便捷高速上網將成為現實。

  總容量超過已有通信衛星總和

  據實踐十三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周志成介紹,實踐十三號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首次應用Ka頻段多波束寬帶通信系統,在完成試驗驗證以後,衛星將納入『中星』系列,命名為『中星16號』。高通量衛星的『通』,是通信的『通』,同時也叫高通吐量衛星,意思是通信容量比以往衛星有一兩個數量級的躍昇。實踐十三號衛星最高通信總容量超過20Gbps,超過了之前我國所有研制的通信衛星容量的總和。

  衛星通信容量的擴大,意味著傳送能力更強。周志成舉例說,廣播電視信號的傳輸,是通信衛星的重要任務之一。原有的通信衛星都是采用的窄帶傳輸技術,容量有限,如果說過去可同時傳送七八十套標清電視節目,現在使用新的實踐十三號可同時傳送七八十套高清電視節目,未來還可以同時傳送數量更多的4K節目。該衛星設計有26個用戶點波束,總體覆蓋我國除西北、東北的大部分陸地和近海近200公裡海域,地面無線網絡信號覆蓋不到或光纜寬帶接入達不到的地方,都可以用該衛星方便地接入網絡。

  此外,實踐十三號衛星是我國首次采用電推進技術的高軌衛星,它的在軌壽命長達15年,這是我國首次使用電推進完成衛星全壽命期間的南北位置保持,對於我國高軌衛星是具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據了解,電推進是一種先進的推進技術,它的比衝可以達到3000秒以上,是常規的化學推進劑10倍以上,好處是可以顯著縮減衛星攜帶的推進劑數量。原來一顆衛星需要帶3噸的化學推進劑,采用電推進之後,理論上只需要帶300公斤推進劑,對於衛星減重和增加有效載荷幫助明顯。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