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還顯示,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工作,以實際成效回應了『腐敗問題只會越反越多』(53.1%)、『反腐會動搖黨的執政基礎』(41.9%)等錯誤論調。受訪專家表示,我國目前處於社會轉型期,這一階段也是腐敗多發期,加上我們反腐力度的不斷加大,查處的腐敗分子數量較多,這正說明我國反腐敗斗爭之有力、成效之卓著。但由於各類媒體對腐敗案件的關注和報道越來越多,因而也可能給人以『腐敗越反越多』的錯覺。目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隨著制度的籠子紮得越來越緊密,對權力的約束越來越嚴,對腐敗的懲治越來越有力,貪官的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腐敗會逐漸減少。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還有38.1%的受訪公眾認為,『反腐成敗與百姓生活改善關系不大』。受訪專家表示,通過打擊腐敗,消除市場機制運行的障礙,讓公眾感受到反腐敗帶來的『獲得感』,是推動反腐敗工作進一步取得成效的工作重點。近幾年來,處於結構調整期的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有人開始質疑反腐敗影響經濟發展。他們沒有看到,在世界經濟整體低迷的今天,中國經濟還能保持中高速增長趨勢,已經極其難得。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遠超美國、日本,位居全球首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位居全球第一。
受訪公眾普遍認為,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工作,改變了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錯誤認識,包括:『退休即平安』、『法不責眾』、『朝裡有人好做官』、『選擇性反腐』、『刑不上常委』等
當問及『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工作,改變了哪些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錯誤認識』時,65.1%的受訪公眾選擇了『退休即平安』,62.0%的受訪公眾選擇了『法不責眾,反腐也不敢搞出太大的動靜』,60.4%的受訪公眾選擇了『朝裡有人好做官,倒下的都是沒背景的』,57.3%的受訪公眾選擇了『任何時候都是「選擇性反腐」,不可能一碗水端平』,57.1%的受訪公眾選擇了『「刑不上常委」,反腐有禁區』(參見圖3)。

圖3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實踐,旗幟鮮明地向官場『潛規則』宣戰,打破了諸多過去認為碰不得也不可能碰的『禁區』,反腐面前、黨紀面前,再無任何『超越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特殊地帶、特殊身份,這足以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反對腐敗、倡導廉潔的態度是旗幟鮮明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近八成的受訪公眾對未來的反腐敗工作充滿信心,受訪公眾普遍認為,『機關乾部』和『基層黨員』是今後一段時期反腐敗的重點對象
當問及『您對未來更好開展反腐敗工作信心如何』時,調查顯示,79.0%的受訪公眾表示充滿信心。當問及『今後一段時期,您更希望反腐重點針對哪些群體展開』時,『機關乾部』(70.6%)和『基層黨員』(65.6%)是公眾最關注的兩個群體。可見,相比於企業和科研領域,公眾更關注黨政機關的腐敗問題。而當進一步問及『今後一段時間,您更希望解決哪些方面的腐敗問題』時,『經濟貪婪』(62.4%)、『生活腐化』(52.4%)、『作風專橫』 (43.2%)在眾多選項中排在了前三位。
有專家指出,腐敗之所以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痛恨,根源就是『公權私用、特權侵貪』。同時,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一些人急於求富,由此激發了強烈的利益驅動,可能會誘發某些握有權力的意志薄弱者鋌而走險,通過各種途徑侵吞、佔有、攫取國家、集體乃至他人的財富,使腐敗問題更加嚴重。調查顯示,56.3%的受訪公眾希望下一階段的反腐能夠『為改革發展營造更加健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