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戰果
南陽市檢察機關在全市開展衛生監督瀆職案件『破網』行動,查辦了衛生監督系統失職、瀆職犯罪7人,有效遏制了衛生監督領域失職、瀆職行為
南陽市檢察院在分析唐河縣檢察院辦理的這起團伙瀆職犯罪案件時,發現其中有一條重要信息:2011年以來,該縣衛生局以保障辦公經費支出、發放績效工資等名義,向縣醫藥監督處下達了『每年上繳70萬左右』的罰款任務。五年來,醫藥監督處對全縣縣直醫院、鄉鎮衛生院、民營醫院、個體診所等700餘家醫療機構,處以罰款350萬餘元。
在對非法行醫人員『只給罰單、不移送』背後,竟然隱藏著一個特殊的『利益網』,決不能讓『以罰代管(刑)』一罰了之。南陽市檢察院研究決定:上下聯動,擴大戰果,在全市開展衛生監督瀆職案件『破網』行動。
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新野、南召等6個基層檢察院借鑒兄弟單位經驗,帶領乾警依法對各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機構對打擊非法行醫、非法胎兒性別鑒定、非醫學需要選擇性終止妊娠案件等方面監督檢查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共查閱全市衛生行政執法部門行政處罰卷宗650餘卷,發現刑事犯罪線索107人,其中移送公安機關以涉嫌非法行醫罪立案43家。通過詢問相關證人,調取相關書證,這次『破網』行動中,南陽市各縣區檢察院又查辦了衛生監督系統失職、瀆職犯罪7人,有效遏制了衛生監督領域失職、瀆職行為。
『正是這一「利益網」屢禁不止和衛生監督機構錯誤的執法觀念,導致衛生行政執法人員為了部門或個人利益對「三證不全」(即醫師資格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師從業許可證)行醫人員以罰代管、一罰了之等現象嚴重,致使「草菅人命」的行為長期存在、打而不絕。』南陽市檢察院反瀆局長李學鋒介紹說。
根治『頑疾』
在南陽市檢察院的協助下,南陽市衛計部門專門研究制定了專項整治方案,拿出了切實有效的疏導根治方法,進一步規范了衛生監督管理秩序
光打不防,越打越忙。根據該市衛生監督部門統計,目前全市仍存在各類非法行醫機構數百家,平均每個鄉鎮、街道辦事處2家以上。大量『黑診所』存在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隱患,並有群眾在『黑診所』就醫後死亡。
為什麼非法行醫難以根治,久治不絕?案件查辦後,辦案乾警們帶著疑問走訪南陽市區石橋鄉等鎮診所,從醫30多年的老醫生康某倒出『苦衷』:『我市地廣人稠,對醫療的需求量旺盛,一些非法行醫活動多處在居民聚集區的背街小巷,距離群眾近、就診方便、藥價低廉,吸引不少患者。而大多數群眾醫保報銷率低,若遇常見病卻不願到大中型醫療機構。』
第二個原因,上個世紀,南陽14個縣(市、區)均設立了衛生職業中專和衛校等專門衛生學校,培養了大批低層次的衛生人員,由於這部分人員基礎素質差,很多未能通過執業醫師考試,便成為非法行醫的主體。
第三個原因,小診所投資小收效大。這些土醫生只需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醫療包、一個吊瓶、一間小房屋,就能開起一家診所,他們大都以游擊作戰的方式,白天關門,夜晚或雙休、節假日通過熟人給人看病,一晚看上七八個,一個月下來也收入幾千塊錢。
調查中,南陽市中心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田卓介紹說:『執法不嚴這也不容小視。據了解,部分執法人員擔當意識不強,遇到暴力抗法、說情乾擾、纏訪、鬧訪等問題時畏縮退讓,監管乏力。加之各地監督機構為解決人員工資待遇和經費不足問題,往往以罰款為導向而忽視源頭治理,以罰代管、以罰代刑問題突出,導致部分非法行醫活動得不到應有的責任追究,影響了執法權威和治理效果。』
為此,上述這些醫務工作者有的從不掛招牌,有的將行醫場所設在偏巷深巷或自己家中,行醫時通過熟人介紹;有的為躲避檢查乾脆在晚上或雙休日開門營業等,諸多因素造成了打擊非法行醫犯罪困難重重。
『辦案只是手段,依法治醫、守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纔是最終目的。』近日,南陽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李喬介紹說。針對這些頑疾,市檢察院反瀆局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向南陽市委、市政府報送一份《關於我市非法行醫問題有關情況的報告和建議》,很快河南省委常委、南陽市委原書記穆為民指出:市檢察院這個報告和建議富有價值,正視問題,系統解決,著眼民生和未來南陽張仲景文化弘揚以及培育健康事業發展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望結合健康中原建設,發揮南陽優勢,趨利避害深度研究,加快治理和推動發展的步伐。
前不久,南陽市市長霍好勝表示:『市衛計委專門印發活動方案,對非法行醫進行專項整治。可以預見,非法行醫活動一定會被有效遏制,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將會得到有效保護。希望南陽檢察機關一如既往,加大對各類違法行為的監督檢察,促使各類國家機關認真履行職責,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建設大美南陽、活力南陽、幸福南陽作出貢獻。』
在南陽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南陽市檢察院的協助下,南陽市衛計部門專門研究制定了專項整治方案,拿出了切實有效的疏導根治方法,進一步規范了衛生監督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