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春茶含過量農藥? 專家:受病蟲害影響小基本不用藥
2017-04-10 08:51: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清明前後,又到了春茶上市的季節,一則關於茶的『應景』文章也同時刷爆朋友圈。文章指出『春茶中含過量農藥,一喝就中毒。而夏秋季的茶葉更是可怕,連茶農自己都不喝。』喝茶真的等於『服毒』?現在的茶葉到底還能不能喝了?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誤區:春茶中含過量農藥真相:受病蟲害影響小基本不用藥

  『春茶農藥殘留的問題,說了很多次了,但每年這個時候還是會有人來問。』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陳宗懋院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後茶樹第一輪萌發的芽葉采制而成的茶葉。『我國很多茶區尤其是名優綠茶區,春茶生產期間因氣溫較低,受病蟲害的影響非常小,因此基本不用藥。』茶樹的主要蟲害如茶小綠葉蟬、茶尺蠖等在6月中下旬到9月份發病率較高;而茶樹常見病如茶輪斑病、茶雲紋葉枯病、茶炭疽病等則會出現在潮濕多雨的季節,因這些病對茶葉的產量影響不大,茶農也不會用農藥。

  陳宗懋說,以現在市場上價格比較高的明前茶(清明節前采摘的茶葉)為例,除了口感好、營養成分高外,還較少受病蟲害影響,農藥污染小,特別是早期的春茶,更是一年中綠茶品質最佳的。

  誤區:夏秋茶農殘嚴重真相:有農藥殘留不等於有毒

  陳宗懋告訴記者,6月中下旬到9月,隨著溫度昇高、降雨量充沛,茶葉病蟲害較為集中,纔會較多地使用農藥,這時恰好是一些地區夏秋茶采摘的季節,為此,可以說夏秋茶相對於春茶的農藥使用量大。

  不過,即使用藥,大多數茶園使用的農藥種類和量也是按照國家標准來的。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中最大農藥殘留限量》對茶葉的農藥殘留有嚴格的規定。2016版限量標准規定了48項農藥在茶葉中的限量要求,比2014版新增了20項,而且對一些農藥限量要求也變得更嚴格了。例如,一種名為『滅多威』的農藥限量標准,由2014版的每千克3毫克,降為2016版的每千克0.2毫克。

  『在茶園中使用農藥是正常的農業措施,問題是農藥的品種、劑量和安全間隔期,只要按照規定采摘的茶葉,經加工制成的茶葉產品都是安全的。』陳宗懋說。

  據介紹,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茶葉生產就全面停用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的是低毒低殘留農藥;以前用水溶性較高的農藥,現在普遍用水溶性低或基本不溶於水的脂溶性農藥,在茶湯中的浸出率極低。『我們只喝茶湯不吃茶葉,因此在茶園中推薦使用水溶解度低的農藥,就是希望這些農藥能夠把茶園中的有害生物殺死,即使在茶葉中會留下少量的農藥,但它們在泡茶過程中仍然會留在茶葉中而不會進入茶湯裡,因此對飲用者來講是絕對安全的。』陳宗懋說,國家對茶葉的農殘監管從未松懈,事實上現在的茶葉比以往更安全了。『有農藥殘留不等於有毒,只有高於標准的殘留纔會對健康有風險,只要殘留量在限值之內,就是安全的。』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