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預測,我國老年撫養比將由目前的2.8?1達到2050年的1.3?1。』3月28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賈江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等五部委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截至2016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3億人,佔總人口的16.7%,65歲以上人口達1.5億人,佔10.8%。』賈江說,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左右,我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始終居於世界第一位。
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的總量大、速度快、不平衡的特點,對養老、醫療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重大挑戰,須及早應對、綜合應對、科學應對。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個《規劃》是『十三五』時期國家級22個重點專項規劃之一。這幅關系2億多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關系10多億年輕人口未來老年預期的畫卷引人期待。
『四梁八柱』織密築牢老年人保障網
『2000年,我國同世界總體同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但是預計2000年至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速度是同期世界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平均速度的2倍多,屬於老齡化速度最快國家之一。』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說。
與此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區域、城鄉之間不平衡,尤其是農村養老問題突出,目前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但農村老年人口佔全國老年人口比例達到56.4%,比城鎮高12.8個百分點。
『我國人口老齡化體量巨大、發展迅猛、影響深遠,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准備不足、短板顯著、矛盾集中,必須全線作戰、重拳出擊、力爭突破。』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說。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朱耀垠介紹,本次《規劃》確立了『四梁八柱』的目標任務:即『多支柱、全覆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有利於政府和市場作用充分發揮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備;支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好』等四項發展目標,以及『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健康支持體系、繁榮老年消費市場、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等八大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