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新能源二手車,為何不受待見?
2017-04-05 09:03:4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估值是空白

  交易主要依據市場行情,還沒有檢測手段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對新能源二手車還沒有檢測手段,估值主要依據市場行情,而在估值標准方面存在諸多爭議。

  二手車估值與交易平臺車300創始人許偉告訴記者,電池損耗是影響新能源汽車保值率的最主要因素。『使用內燃機的車輛行駛20萬公裡,壽命只減少了1/5左右。電動汽車開兩年以後,續航能力就會降低至一半到2/3,而且車輛的修復和再利用除了廠家以外,沒有第三方能做到。』

  與許偉的觀點不同,北京萬幫之星北汽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五道口店李愛國認為,電池損耗並沒有外界傳言的那麼嚴重,新能源汽車保值率相比燃油車低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純電動二手汽車還未大規模進入流通市場,市場需求量比較低。『現在燃油車購買第一年保值率會降低15%—20%,新能源車略高於燃油車,降幅在20%—25%,從第二年以後,兩種車保值率降幅就基本相同了。』

  『未來新能源車的保值率是有可能超過燃油車的。』李愛國認為,『因為純電動汽車的保值率高低主要看電池的性能,未來3—5年隨著電池技術的成熟及淘汰電池在其他領域的應用,純電動汽車的保值率會不斷提昇。』據介紹,一些工廠會將『退役』的新能源車電池集中起來用於發電,這些電池還能用在低速電動車或電動摩托車上,實現梯次利用。

  不僅國家層面暫無新能源車的評估標准出臺,以車輛保值率研究見長的第三方評估公司精真估也表示,雖然一直在關注新能源車領域,但還沒有關於其保值率及評估標准的研究成果。主要原因在於新能源二手車的交易量小、分布很不均勻導致尚無規律可循。

  『可供調研的樣本太少了。』精真估資深數據殘值產品經理楊嘯飛告訴記者,雖然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要求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對已銷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運行安全狀態進行監測,為每一輛新能源汽車產品建立檔案,跟蹤記錄汽車使用、維護、維修以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情況。但這只是針對產品性能的跟蹤,尚未包含價格因素。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