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晉南燒餅
散煤整治中,同樣遭遇尷尬的還有山西面食晉南燒餅。
最近,不少臨汾市民發現,街邊打餅子的師傅突然少了。

資料圖:山西婁煩萬光煤焦有限公司所有生產線處於停產狀態。中新社發韋亮攝
家住臨汾堯都區的張淑平一家,是打餅師傅老李的『忠實粉絲』,『吃老李的餅子幾十年了,前不久市裡取締燒煤鍋爐,他的爐子也被收了,說是燒散煤,後來老人再沒來過。』
還有市民反映,有些小區周邊打餅人在爐子被沒收後,為了維持生計,只能花錢購買液化氣用來打餅子,不但成本增加,也沒有了燒餅原有的爐火味道。
『我想不通,烤了上百年的燒餅,咋就突然成了污染源?』走訪中,對於身邊的『美食』突然改爐換灶,甚至消失,不少市民對此無法理解。
事實上,類似的整治已在臨汾市及周邊重點區域全面鋪開。
『現在我們還認為,70%的二氧化硫源自居民燃用散煤是正確的。』2017年2月21日,臨汾市環保局負責人張文清在同民間公益環保組織『好空氣保衛俠』部分成員座談時,再次重申這一觀點。
『但這不是老百姓的責任,是政府的責任。過去提到的問題我們都一一整改,現在沒有發現偷排偷放的問題,特別是主城區。』張文清介紹,該市環保局現在正逐個街道取締燃煤爐,臨汾市還成立了環境安全保衛支隊、環境監察大隊兩支隊伍,目前來看成效明顯。
嚴重的超標排放
2017年1月19日上午,環保部對山西臨汾市市長劉予強等政府負責人進行約談,督促臨汾市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盡快遏止大氣環境質量惡化趨勢。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在約談中指出,為切實督促臨汾市加快整改,盡快降低大氣污染程度,回應社會關切,環保部決定暫停臨汾市新增大氣污染物排放項目的環評審批(民生及節能減排項目除外),並要求山西省環保廳以及臨汾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同步執行。
劉長根表示,臨汾焦化、鋼鐵等工業企業違法排污,臨汾市目前有焦化企業20餘家,部分企業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或未按要求提標改造,或裝煤、推焦、熄焦過程無組織排放管控不到位,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超標排放嚴重。
同時,大量焦化廢水未經處理達標就用於熄焦,導致廢水蒸發排放,污染問題突出。
針對以上現象,一位在臨汾某工業企業環保部門任職的人士告訴記者,市場好的時候,煤焦、鋼鐵企業寧願向政府交巨額罰款,也不願安裝運行環保設備、承擔更高的環保設備運營成本。企業污染超排的罰單對大企業來說只是『小菜一碟』。
以位於臨汾市曲沃縣的山西立恆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記者打開曲沃縣環保局官網,該公司2016年6~9月期間7次被罰。僅2016年5月24日?27日3天時間,就發生4次環境違法行為。『煙道破損,煙塵直接放散、高爐未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煙塵直接放散、未建設煙氣脫硫設施』等問題一再出現。
2016年8月,該公司在曲沃縣環保局兩次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後,『因拒不改正』,被地方環保部門作出『按日連續處罰決定』,處罰金額20萬元。然而,在有關媒體報道中,2015年,在全行業645億元巨額虧損的背景下,立恆鋼鐵仍然實現淨利潤6000餘萬元。
對此,立恆鋼鐵環保處副處長趙鵬曾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這麼大的廠,想要做到零污染,是不可能的,只能盡量控制。』
而在一份由曲沃縣委縣政府提供的該縣工業園區鋼鐵企業有關環保問題的情況說明顯示:立恆焦化在2012建設初期就按照環評要求配套了焦爐煤氣脫硫、污水處理等環保設施,但是由於當時焦化排放標准沒有要求對焦爐煙筒廢氣實施脫硫。國家2015年纔出臺了新的焦化排放標准,要求焦化企業建設焦爐煙筒廢氣脫硫設施,實施提標改造,完成時限是2016年年底前。
曲沃縣同時表示,由於焦化企業化工生產工段的工藝特征,在生產過程中的確會產生一些氣味。關於焦化廠異味問題,國家層面也沒有明確的排放控制標准要求,也無有效的監督、監測手段和去除措施。
在環保部督察之後,臨汾市對被通報企業開出了總計近2000萬元的天價罰單,其中對山西焦化、瑞德焦化分別處以1320萬元、370萬元罰款,要求企業悶爐限產50%,實施工藝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