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受訪者認為功利性選課將導致大學生知識結構不完整
劉丹認為,功利性選課只會讓大學生活像高中一樣乏味,『學生們沒能培養纔情、提高素養,這也不利於以後的工作和生活』。
黃哲則認為,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有的人是為了好好學習,有的人只想拿夠學分。
72.6%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功利性選課將導致知識結構不完整,發展受限,61.7%的受訪者擔懮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不足,50.7%的受訪者認為會導致綜合素養不夠,還有7.6%的受訪者認為沒什麼影響。
『藝多不壓身。』黃哲認為,如果對某一領域真有興趣,應該在大學裡選修這類課程,為以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我有一個同學,不愛說話,但很喜歡彈鋼琴,自從輔修了鋼琴課以後,整個人開朗了很多,也越來越自信。』劉丹認為,在學校裡選修一些提昇素養的課程,可以培養自信心。
李俊說,只要有考試,只要有比較,功利性選課就在所難免。『另外,大學裡的一些課程,很大程度上只是老師帶著同學們玩一玩,只能簡單入門,不能真正感受到某一門學科的魅力』。
唐智松認為,一方面,學生要樹立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選課觀;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矯正自己的評價觀,開課要對學生、對社會負責。
調查中,67.6%的受訪者建議大學平衡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58.6%的受訪者建議向學生宣傳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其他建議還有:高校合理設置學分結構和課程(50.3%),進行綜合素養分數評定(49.3%),增設素質能力獎項(26.8%)。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