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76.0%受訪者稱身邊大學生功利性選課現象普遍
2017-03-30 09:58: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資料圖:3月11日,天津大學新推出的『精品咖啡文化與品鑒』選修課開講。中新社記者佟郁攝

  近日,各大高校學生已經陸續拿到這一學期的課程表,除了專業課,還可以根據興趣愛好選修部分課程,但不難發現,當下大學生選課更偏向於選修與就業相關度高、易得高分的課,拓展、興趣類課程聽課人數寥寥。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0%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大學生功利性選課情況普遍存在,好拿學分(61.8%)、實用性強(51.7%)、易得高分(46.0%)是大學生選課的主要依據。67.6%受訪者建議大學平衡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

  受訪者中,中學生佔1.0%,大學生佔25.7%,研究生佔6.0%,已經畢業的佔60.8%。其中00後佔0.7%,90後佔25.4%,80後佔51.1%,70後佔16.8%,60後佔5.2%,50後佔0.9%。

  好拿學分、實用性強、易得高分是大學生選課主要依據

  武漢某高校研究生李俊(化名)說,雖然選課時會考慮自身興趣,但為了學分,不少同學在選課前都會向師哥師姐打聽,哪個老師不愛點名,哪個老師給分高,『我們傾向於選擇容易過給分又高的老師』。

  上海某211高校本科生黃哲(化名)對視頻制作和剪輯很感興趣,『即使與我的專業根本不相關,我還是選擇了這門課』。但黃哲也坦言,專業課過多,課外還有兼職,沒有多少時間去認真學習每一門課,只能『另闢蹊徑』,選擇那些不用怎麼花力氣學習卻仍然能得高分的課程。『畢竟掛科或分數不高小則影響獎學金的獲取,大則關系到能否順利畢業』。

  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劉丹(化名)本科畢業於河南某高校,本科時選修過的課程讓她受益頗深,『我喜歡日語,就選修了。因為上日語課,結識了一批朋友。每有小伙伴去日本,都會給我寄好多明信片,加深了我對日語的興趣。我也選修過音樂類課程,對樂理有一定了解,常在微博上分享對歌曲的感想,也因此結識了愛好音樂的好朋友』。

  民調顯示,76.0%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大學生功利性選課情況普遍存在,其中18.6%的受訪者認為非常普遍。談到選課依據,好拿學分(61.8%)、實用性強(51.7%)、易得高分(46.0%)是最普遍因素,其他依據還有:管束不嚴格(37.5%)、有興趣愛好(36.7%)和老師水平高(16.4%)。

  『在大學階段,考試分數高,績點纔高,績點高了纔能拿獎學金,找好工作。』在李俊看來,功利性選課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

  西南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唐智松說,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業及未來發展等十分具體的事情,在選課時出現一定的功利性動機是無可厚非的,但這種功利取向一旦走向極端,就值得反思了。另一方面,易拿學分、老師好說話等選課標准,也反映了當前高校教學『放水』的現象。

  『大學生選課應該將自己的專業興趣、人生志向與課程目標結合起來,將課程學習獲得學分的外在價值與個體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在價值結合起來。』唐智松說,任何專業或學科在社會上都有一席之地,學好自己喜歡的任何課程或專業都能夠安身立命。

  對於大學生功利性選課的現象,47.1%的受訪者認為是合理的,是為形勢所迫,36.7%的受訪者認為不合理,是『人纔培養中的錯誤觀念』,16.2%的受訪者表示說不好。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